一年好景随春至,一年之计在于春。厚厚的春雪还未融化,浓浓的年味还未散尽,春耕备耕已经在麻山深处的山山水水“热”了起来。
坝羊镇红院坝区村民在田间劳作
田间地头,农机声隆隆作响,铁犁翻起肥沃的土壤,农户忙着平地起垄、拉粪土、育苗播种;温室大棚里,各种蔬果幼苗茁壮成长,农技人员手把手“传经送宝”…………一首首春耕备耕的“交响曲”正响彻紫云大地。
连日来,紫云自治县积极开展春耕备耕各项工作,抢时间、抓季节,围绕春耕农资供应、春季粮油作物、菜园、果园的田间管理,农机具的管护、支农资金调拨等开展工作,确保全县春耕生产农资充裕,保证全县春耕备耕工作顺利开展,为赢得新一年的丰产丰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奏响农资保障“前奏曲”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种子销售也逐渐进入旺季。
立春过后,在紫云县城的各大农资销售商店,种子、化肥等物资摆放在醒目位置,不时有农民询问价格进行采购。
“为了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我们农资商店及早做好了准备,仅稻种就准备了四、五个品种,玉米、辣椒、蔬菜等各类农作物种子备了10多个品种。低残留农药也备了不少,可为农户提供充足的农业生产物资供应,确保春耕生产所需。”在紫云县城的一家农资商店,老板对前来购买农资的农民介绍道。
除了农资储备充足,农机具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春耕生产的进度、质量和粮食的增产增收。记者在紫云县城森林公园旁的街道边上看到,许多农机销售商店摆满了播种机等各种农机器械。
“春耕生产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对我们来说,就是要做好农机的销售和维修。”紫云金星小区旁的一家农机销售门店负责人介绍,他于正月初八就开始营业,截至目前已销售10多台微型耕田机。
村民抢抓时节栽种茶苗 姚福进 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据紫云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曾庆介绍,当前正值备耕保生产的关键时期,为切实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紫云自治县农业农村局采取多项措施保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积极引导县化肥公司及全县农资经营户储备农资,确保全县春耕生产农资充裕充足。
截至2月18日,紫云自治县已储备化肥1913吨,农药31吨,杂交水稻种84吨,杂交玉米种235吨,农膜69吨。
农资供应,不仅要充足,更要安全。在为庄稼备足“口粮”的同时,紫云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农资市场打假专项行动,对全县13个乡镇(街道)及县城经营种子、农药、化肥的门店进行专项检查。截至2月18日,全县共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13次,检查经营门店52户次,出动人员65人次,出动车辆12辆次,立案查处销售未取得登记证号的肥料产品3件,罚款2412元。
奏响培土育苗“进行曲”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
时下正值雨水节气,正是庄稼培土育苗好时节,在紫云许多坝区的田间地头,处处可见村民耕地、育苗、移栽等忙碌的身影,呈现出一派热闹繁忙的春耕景象。
在紫云自治县火花镇江纳村,十余名农户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正在进行红芯红薯育苗的准备工作,整地、开沟、施肥、播种……
让红芯红薯“红起来”,打造靓丽的紫云特产名片!近年来,紫云自治县把红芯红薯作为“一县一业”主打产业,去年全县红芯红薯种植面积达3万亩,已成为该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产业。
猴场镇尅座坝区蓝靛育苗基地大棚里,村民正在除草。
陈敏是紫云自治县红芯红薯种植大户,已经有10多年的红薯种植经历,培育的秧苗自然受农户的信赖和喜欢,每年红薯苗的订单覆盖全县。“去年自己种了60亩,现在全县种红芯红薯的农户多了,红薯苗的需求也更大了,所以需早打算、早准备。”在火花镇江纳村的红芯薯育苗基地,陈敏介绍说,育苗是红芯薯产业的关键,直接关系全年的收成。
在猴场镇尅座坝区蓝靛育苗基地大棚里,技术员徐荣松正在指导着十多名村民除草、施肥、松土,管护新一批的蓝靛苗。
“猴场镇地理环境优越,光照充足,气温适中,很适合蓝靛苗培育,我们采用的大棚育苗方式,育秧需随时注意温度与湿度控制。”徐荣松告诉记者。
蓝靛幼苗
蓝靛产业是猴场镇培育的特色农业产业。过去,蓝靛仅仅用来做高品质染料的原材料,市场需求有限,产业规模不大。近年来,猴场镇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发展,开发蓝靛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瞬间扩大,产业提质增效作用明显。
“今年猴场镇要继续在蓝靛种植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方向上下功夫,全镇计划种植蓝靛3000余亩,育苗工作从春节前就已开始,目前正在全力除草与管护。”镇党委书记粟莉说,扩大蓝靛种植规模,把蓝靛苗管护好培育好是关键。
红芯薯、蓝靛育苗工作只是紫云自治县全力奏响培土育苗“进行曲”的一个缩影。
人勤春来早。截至2月18日,紫云全县已开展红芯红薯育苗60余亩,可大田移栽3000余亩;大棚育苗140个,包括蓝靛、烤烟、辣椒,可移栽4500多亩。
奏响技术支农“协奏曲”
目前,紫云各地越冬油菜墒情充足,长势良好。
板当镇翠河两岸的油菜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前两日,多雨雪天气,油菜田间管理要做好开沟排水降渍,及时防治菌核病和蚜虫等病虫害,防病治虫时可结合喷施叶面肥,增加角果数、增加粒数,提高产量。”连日来,该镇农技人员走进现场指导农户进行油菜春季田间管理。
在紫云,农技人员纷纷走进田间地头的,不止板当镇一地。为让良种良法技术直接到达田间地头,紫云各乡镇农业技术部门积极组织农技人员采取进村入户、现场指导的方式,深入春耕备耕一线,指导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白石岩乡培育脱毒苗促进红芯红薯提质增效 姚福进 摄
据曾庆介绍,为防范低温雨雪凝冻天气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做好主要农作物低温雨雪凝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结合该县农业生产、春耕备耕实际,县农业部门组织有关农技专业人才制定了油菜、小麦、蔬菜、果树、茶园等农作物防寒抗冻及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方案,并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下发文件通知,细化工作措施,切实做好农业防灾减灾生产技术指导工作,为全县春耕备耕“护航”引路。
截至2月18日,全县共指导开展油菜病虫害防治16场次,防治面积5126亩,果树、茶园冬季追肥23场次,面积8164亩。
人勤土生金,麻山春来早。
争主动、抢农时、兴产业、稳经济,一首春耕备耕的大地乐章正在苗岭山乡奏响。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郭修 伍水清 郭黎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