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人社局: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促就业助民稳增收

2022-02-24 10:34:22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近年来,根据中央、省、市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相关要求和部署,紫云自治县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开展“点对点”劳务输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在省人社厅、市人社局的关心与指导下,紫云自治县人社局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着力打好“三五”组合拳,高质量推进技能培训,拓展农村技能人才队伍,激发群众致富内生动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确保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助民持续稳定增收。

image.png

格凸河镇持续开展送就业上门活动


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 促进群众返岗就业

2月18日,紫云自治县2022年东西部劳务协作第三批“点对点”返岗复工输送仪式在紫云汽车客运站举行,当日共输送26名经过培训拿到电焊工资格证的农民工到江苏务工。

早在2月8日,在该县汽车客运站“点对点”输送首批50余名农民工返岗复工。2月11日,该县东西部劳务协作“点对点”输送第二批农民工外出务工输送仪式在紫云自治县汽车客运站举行,100余名农民工统一乘坐大客车前往广州就业;此次输送仪式上,紫云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丰华提醒农民工在外要注意自身安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求农民工到达工厂后,要认真学习技术,提高工作本领,靠勤劳的双手赚钱增收。

紫云以粤黔协作为契机,主动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人社部门、用工企业的对接,依托紫云-南沙劳务协作工作站,全面抓好就业转移、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2021年大力推动3314名劳动力实现稳岗就业。2022年印发《关于开展东西部协作免费“点对点”输送(广州市)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2022年山海心连·穗黔同行免费返岗专列工作的通知》,形成了“出家门”—“上车门”—“到厂门”的一站式输送模式,促进农民工安全返岗复工。截至2月21日,该县共组织引导5.6万余人返岗就业。

image.png

城南社区就业招聘活动现场

打好“三五”组合拳 推进高质量就业

近年来,紫云坚持“人人有活干、户户有增收”的目标,以“五个突出”“五个聚焦”“五个强化”为抓手,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实现高质量培训促进高薪就业的良好局面。

突出“针对性”,聚焦短板,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通过调查统计,该县急需挖掘机驾驶、电工、焊工等工种。在省人社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该县以推进“十四五”规划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任务契合为导向,坚持谋当下和谋长远相结合,将技能培训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放在群众的就业素质培养和就业技能提升上,推动劳动力由“普工”向“技工”转变、由农民向工人转变、由低收入人群向高收入技能群体转变。

突出“实用性”,聚焦“双证”,强化职业技能提升。将脱贫户、易地搬迁户、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四类人群确立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人群,坚持从市场需求和群众意愿出发,把培训工作与考取职业资格证、特种作业操作证“双证”结合起来,实现“无缝衔接”,以技能人才评价引领技能培训工作。全力落实技能提升专项行动计划,积极与贵州环亚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贵州紫云民欣学校等11家培训机构达成培训协议,以乡镇(街道)为推进单位,形成宣传、报名、组织、培训、颁证及推荐就业“一条龙”服务。去年,全县累计开展电工、焊工、挖掘机驾驶、厨师、家政、康养、电商等培训46个班次共2124人,取证人数1493人,通过推荐和自主择业,就业率达95%以上。

突出“有效性”,聚焦“订单式”培训,强化培训一人就业一人。通过分析研判、推陈出新,建立健全劳务输出体系,确保实现高质量就业目标。依托省内技工院校、东西部劳务协作体系等渠道资源,建立与上海龙工集团、中集集团等大型企业的长期劳务协作关系。培训学校采取先集中培训、后输出就业的方式开展“订单式”培训,做到培训与劳动力、市场、企业、就业紧密结合,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开展培训。去年,通过“订单式”培训,仅挖掘机驾驶员就组织输送108名到岗就业,人均月收入8000元以上,人均年收入达96000元,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

突出“灵活多样性”,聚焦“短平快”,强化就近就地就业。结合紫云乡村产业特点,依托县内500亩坝区产业、就业帮扶车间、重大项目建设工地等县内农业产业项目及企业,对因特殊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脱贫户、易地搬迁户及边缘户大力开展种养殖、农特产品、手工艺品加工等“短平快”培训6600余人次,为企业、合作社、帮扶车间及时输送急需人才,灵活引导了部分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同时也解决了农村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

突出“服务性”,聚焦管理,强化人才培养与运用。建立了农村技能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结合该县技能人才的特点和优势,积极为技能人才提供就业岗位、推荐技能大赛、提供惠民政策扶持、搭建成长平台,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就业创业能力。目前,通过开展民族工艺刺绣班,该县有4名绣娘已从学员转变为教员,有的还到其他县区授课。

image.png

今春紫云人社局“点对点”输送第三批农民工返岗复工

提升帮扶质量 助群众就业增收

今年来,紫云人社局利用赶集日、农民工集中返乡时间等契机,摆摊设点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主题招聘活动,让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得到便捷的政策咨询、岗位信息和职业指导,组织开展招聘活动14场,入场求职5500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470人。收集整理适配性强的就业岗位,提升人岗匹配精准度,通过短信平台、微信群、QQ群、电话、“紫云就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劳动力推送省内外优质岗位信息。

去年,紫云依托县级劳务公司、乡镇分公司、村级劳务合作社以及劳务经纪人,通过“县+乡+村+劳务经纪人”四级上下联动,组织引导劳动力外出就业。并结合“头雁”引领外出就业专项行动,引领劳动力到宁夏、甘肃、河南等菜场务工就业。全县共组织引导劳动力赴县外就业9.88万人,其中省外9.05万人。

加大岗位开发,多举措促进群众就业。近年来,全县共吸纳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6.21万人次。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跟踪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情况,合理有序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3万余个,托底安置因特殊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脱贫户、易地搬迁户及边缘户。在全县1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每个服务中心匹配一名公益性岗位。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返乡能人返乡创办企业、发展产业,近年来,紫云通过创业带动更多人实现就业,促进新增创业户455户,带动2228人实现就近就业。


余惠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