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牛场村: 菌菇香 兔儿肥

2022-03-07 17:47:40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春暖花开迎丰收。3月2日清早,紫云自治县松山街道牛场村食用菌种植管理员韦小勇走出家门,首先来到羊肚菌种植大棚,看着一朵朵羊肚菌从地里冒了出来,心里乐滋滋的。

韦小勇查看羊肚菌.jpg

韦小勇查看羊肚菌

“去年冬,我们种植了7个大棚的羊肚菌,经过一段时间的管护后,现在已有不少羊肚菌开始出土,下周就可以采收羊肚菌卖钱了。”韦小勇如是说。

随后,韦小勇拿着白色泡沫箱和两个小桶走进竹荪种植大棚,娴熟地采收着开朵的竹荪。

“为不影竹荪的卖相,采收时要把竹荪的帽和脚分别放在一个小桶中,中间白色靓丽部分放在泡沫箱中以鲜竹荪销售。”韦小勇说,竹荪的脚和帽拿回去要用70度的热水清洗干净才卖。

据松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李武伟介绍,牛场村种植的竹荪是反季节竹荪,该村建有一个每年可轮种3季竹荪的智能种植大棚,棚里安装有一套由省农科院研发的智能设备,该设备可制动调节棚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等,让棚内环境适应竹荪的生长。

韦小勇采收竹荪.jpg

韦小勇采收竹荪

“我们从2月初开始采收竹荪,平均每天只能采收5斤至10斤鲜竹荪,采收的鲜竹荪菌销售到贵阳的几家高档酒店,每斤售价100元,目前,已采收的竹荪共卖得5万多元。”李武伟说,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下一步,牛场村准备将原有的几个食用菌大棚改建成智能竹荪种植大棚,以盘活闲置资产扩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种养结合,产业多元化,助民持续稳定增收。

随后,记者来到牛场村岜易组养兔场,在幼兔养殖棚看到,几名工人正在检查幼兔的饮水、吃食等状况。

据养兔场负责人姜兴敏介绍,目前,该养兔场养有种兔2200只,预备种兔400只。按照种兔30天生产一次,每只种兔平均每次生产8只幼兔,种兔每生产一次要休养12天,即42天为一个生产周期。

“我们改进养殖方式后,幼兔从出生到出栏只需要62天至65天。”姜兴敏说,他们养殖的肉兔主要销往重庆、成都、广西等地市场,今年春以来,肉兔销售价格一直保持在12元至13元每斤,除去每只7.2元钱的成本,利润较为可观。

工人查看幼兔.jpg

工人查看幼兔

为扩大牛场村养兔业的发展,今年,姜兴敏准备在牛场村开设养兔培训班,请村民来学习养兔技术,然后把养兔场繁殖的幼兔发放给农户喂养。

“通过发展竹荪、羊肚菌等种植业,以及扩大肉兔养殖业,让群众通过就近务工、利益分红等形式,达到增收致富。”李武伟说。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