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关岭自治县把开发“乡土人才”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发挥人才作用,激励“田秀才”“土专家”们在农村广阔天地展才华、显身手、担责任,用实际行动推动产业发展。
“把这棵树的枝丫向下压,不能让树枝往上长,让它更好结果,方便采摘。”
“这两根枝丫要把往里生长锯掉,因为会遮挡住阳光,留下一根结果枝丫就行。”
在该县断桥镇木城河畔的百亩矮晚柚基地,关岭丰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田秀才”雷丰富趁着浓春好时节,把当地想发展种植精品水果的农户邀到基地里,现场教授科学地剪枝技术,细致的讲解和实操让大伙受益匪浅,频频点头。
“田秀才”雷丰富用“双语”教学传授当地农户果树剪枝技术
“今天雷丰富把修枝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标准给我们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讲解,让我知晓剪枝要剪得透光透气,要剪强枝留弱枝。”当地果农雷永学听课十分认真,他告诉记者,除了今天学会的剪枝,这一年来雷丰富还教授了他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让他发展精品水果产业有了更强更足的信心。
如何让科学规范的农业技术接地气,让当地老百姓能够看得明、听得懂、学得会。雷丰富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少数民族众多的特性,针对部分年纪较大、语言不通的群众,发挥自身少数民族优势,通过用苗语和汉语“双语”教学的方式为农户精心授课。
雷丰富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正是春耕生产和果树春管的好时机。断桥镇作为全县精品水果重镇,当地发展精品水果产业的果农很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返乡创业者,我把我所掌握的现代科学规范的农业技术教给大家,力所能及地去为家乡尽一份心,为家乡的乡村振兴事业出一份力。”
为了让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自身聪明智慧和所学所能,使乡村产业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关岭去年6月召开首批“土专家”“田秀才”农业乡土人才工作会,会上聘任了39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过硬得农业乡土人才。
“土专家”刘开华(左三)正在为当地养殖户讲解养牛技术
除了雷丰富之外,“80后”的新型职业农民刘开华也是其中一员。这几年来,回乡创业的刘开华借助全县大力发展关岭牛产业的东风,不仅把牛产业越做越大,还学会了一手科学养牛的好技术,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土专家”,面对前来养殖场取经的养殖户们他都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科学养牛的技术。
“我养牛养了好几年,目前有8个养殖场,喂养了2100多头牛,这些年学习和总结的科学养牛技术通过实践证明也是相当成功的。平日里,我会把周边已经养牛和准备发展养牛的农户请到我们养殖场里,通过现场讲解,把好技术和好经验教给他们,让他们通过养牛真正实现致富增收。”刘开华说道。
在该县花江镇五里村养殖场,刘开华组织了周边村寨的养殖户来到自己的养殖场,详细讲解当季应该注意的养殖要点。
听完刘开华的讲解,隔壁云庄村的养殖户曾书勇脸上挂满笑容,嘴上说着不虚此行。“在刘开华这里,喂牛的技术都学会了,家里现在养了6头能繁母牛,回去我要争取把牛养好养肥,今年多挣些钱。”
整合“人才”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关岭识好、育好、用好、护好乡土人才,挖掘出一大批活跃在经济发展一线、具有一技之长、作用发挥明显的“土专家”“田秀才”。并且充分利用各级人才优惠政策,加大对人才返乡创业发展政策的支撑力度和激励机制,吸引广大人才队伍到农村来发展,把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带到基层,服务基层,为家乡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