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自治县张顺富:我对党有说不完的感谢话

2022-03-24 22:16:02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那边那边,看到没,挑水挑得最勤快的那个就是他。”

“张叔!记者来找你摆故事喽!”

......

3月22日,在镇宁自治县沙子乡弄染村瓜蒌种植基地里,几十名农户正在参与管护务工,一说到脱贫户“张叔”,大家都说:“认识认识,咱们这里最勤快的张叔一家谁不认识。”

image.png

大家口中的“张叔”全名叫做张顺富,家就住在沙子乡弄染村弄染组。近70岁的年纪,如今和老伴一起抚养着三个还在上小学的孙子孙女。

生活上,他总是笑盈盈的,见到记者时,一个劲地说着党和国家的好。

“前几年日子苦,党和国家时刻关心着我们,各种扶持各种政策......”

“我们情况不好的时候,还有村干部及时帮扶着我们,对我们就像对自家亲人一样.....”

“现在日子好起来了,我们想做什么村里都支持都帮忙,产业上时刻照顾着我们......”

image.png

一句接一句的,似乎是找到了一个倾诉的机会,张顺富把内心对国家的感激全都吐露了出来。说完,又回忆起过去的日子,讲述起多年前那最艰苦的时刻......

故事的开头是在2016年,那时家庭和睦、儿孙满堂的张顺富,本该到了晚年享福的时候,谁知一场疾病带走了他儿子的生命,儿媳妇改嫁。两位老人看着怀里三个刚上幼儿园的小娃,突然有点不知所措。

盘算了一下,田倒是还有,但种的是谷子和玉米,一年下来还不够几口人吃。再看看自己这副年纪,又没文化,打工更是不可能。

没办法,只有到处去求人,找点搬运的活,水泥、建材,什么都搬,周边的零工,只要有机会,什么都做。老伴则是一边照顾娃娃,一边看着家里的农田。

天天粗茶淡饭,日日紧衣缩食,最终,两位老人还是咬着牙把日子挺了下来。张顺富当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别把娃娃饿死。这期间,村干部们也时常关心照顾着他家,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时间流逝,到了2017年,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不断释放,张顺富家领到了一个月800多元的低保,娃娃又刚好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不仅有大幅度的补贴和减免,还吃上了健康的营养餐,两位老人终于缓过气来。

由于年纪大了,身体不能再干重活,村里结合国家的补贴政策,按一只鸡50元、一头猪750元的补贴,支持张顺富发展养殖,张顺富摇身一变,成为了养殖户,通过养殖赚取了不少收入。

不仅如此,在2017年,村里以蜂糖李为主导产业发展种植,同时也带上了张顺富,帮助他发展了200多株蜂糖李和四月李。张顺富为人勤快,不管是养殖还是种植,他始终踏踏实实地把村里给他的这些资源用好,勤勤恳恳地实施下来,一点都不偷懒。

image.png

这都还不算完,随后在2019年,由于发现他家里的房子结构性问题导致漏雨漏水,村里将他的情况上报上去,按照当地危房改造的最高标准,拨给了他5万元,帮助他重新修了一栋屋子。

一项项关心、一次次帮助,让张顺富在心里对党和国家心生感激之情。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之后,2021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时期,村里引进了400亩瓜蒌种植来打造除蜂糖李之外的第二大主导产业,务工用人时,村干部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顺富。

有这个机会,勤快的张顺富肯定不会放过。从那之后,张顺富和他的老伴可以说是天天都来,一天不落,每年的务工费,两口子加起来就有一万多元。平日来到瓜蒌基地里,只要有人务工,就一定能看到张顺富那张憨厚的笑脸。

“这几年来,日子越过越好了,我真心的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村干部们!”李子花开过了,张顺富看着自己即将丰产的几百株蜂糖李和四月李,心里乐开了花。(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张江隆)

责任编辑:陈婷 编审 吴丹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