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杨武乡:新时代文明实践“1+N”模式助力文化振兴

2022-03-31 22:34:40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是抓好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活跃文化生活的主要平台,是振奋人民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筑牢文化自信的关键载体。2020年,西秀区杨武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弘扬传统文化、打造书画之乡”为主题,建立了“润墨杨武”志愿服务项目,积极探索出志愿服务“1+N”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不断完善文化服务功能,逐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image.png

“润墨杨武”+红色文化。1935年4月,红三军团一部及红五军团长征经过杨武,在杨武乡留下了红军桥、红军坟、孙家大院等的红色遗迹,也给杨武群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讲好红色故事,赓续长征精神,杨武乡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建设红色文化馆3个,展馆长期免费开放,并成立红色文化讲解志愿服务队1个,共5人。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讲解场次1000余场,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让游客对杨武红色历史、红色遗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润墨杨武”+普里文化。“普里”一词起源于三国时期,从济火带兵讨伐普里阁僚人开始,普里文化就注定要在杨武乡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为进一步挖掘普里文化,杨武乡成立了普里文学社,建有普里文化馆1个,以探索、研究普里文化为主线,通过收集普里文化资料、宣传普里文化历史价值等方式,不断挖掘精神内涵。文学社还邀请省、市、区相关专家作为常驻嘉宾,为文学社的后期发展注入了源泉。目前,普里文学社以安榨古城为线索,邀请文学社、文联等专业老师对普里文化进行了考察、梳理。 

image.png

“润墨杨武”+乡土文化。以“润墨杨武”项目为抓手,杨武乡实践所开展乡土文化普查专题志愿活动,收集了杨武古树、古桥、古碑、传统民俗、神话传说等本土文化300余个,在此基础上聘请专业团队对全本土文化进一步进行走访、调研。通过这次专题普查,发现了杨武新的文化印记,例如“梅家坟”背后的“百年守墓人”,顺河村的土司坟、猛邦村的柿子王等等。杨武乡将把普查结果进行编辑汇总,让杨武文化以书本的活下来,让千年历史有迹可循。此外,杨武乡建立了乡愁馆1个,为辖区中小学生了解家乡文化提供了平台,也是宣传杨武本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润墨杨武”+传统文化。杨武乡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建立书画协会1个,现有会员20余人,利用课余时间免费给辖区孩子开办书法兴趣班和绘画兴趣班,每周共4节课。截至目前共开办班次10余个,参加的学生共300余人次,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在传统节日期间,杨武乡还组织协会人员对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进行宣传,春节时开展送春联活动等。此外,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书画知名人士到杨武乡开展教学讲座、作品讲评、绘画写生等活动10余场次,既挖掘和丰富了本地传统文化,也给文化的传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image.png

“润墨杨武”志愿服务项目含盖10余个子项目,给杨武乡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打通了乡村文化的“最后一公里”。该项目成立至今,已经成为杨武抓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下一步,杨武乡将该项目作为重点项目进行培育,力求不断丰富文化业态,满足群众对文化的渴望,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肖甜甜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甘良莹)

责任编辑:陈婷 编审 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