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603余人次,检查企业、经营户1087户,抽检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8批次,没收假劣农兽药200公斤,立案查处农资打假案件67件,完成全年任务数的47%;比2021年同期增长216%。
春耕备耕,农资保障是关键,从2月份以来,我市狠抓农资打假,确保假冒伪劣农资下不了田、入不了地。2月9日,安顺市农业农村局赴普定县开展农资打假活动,打响了全市2022年春季农资打假第一枪,全面拉开了安顺市农资打假护农保春耕的序幕。
3月21日,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议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等五部门下发了《安顺市2022年农资打假整治行动方案》,要求各级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查处一批违法案件、严惩一批不法分子、销毁一批假劣产品、公布一批典型案例。为全面纵深推进农资打假,全市各级农业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种子、农药、肥料等春耕急需必备物资生产、经营、使用环节进行拉网式执法检查,坚持用最严厉的监管、最严厉的执法、最严厉的处罚。
同时,省、市、县开展联合执法行动3次,市农业农村局与6个县区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实现了农资打假联合执法全覆盖;与市公安局、市检察院等部门开展会商研判2次,实现了协同打击力度,监管动真格,整治见实效,为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全市各级农业综合执法人员利用赶场天、3.15等时机,深入辖区经营集散地开展“放心农资下乡”宣传活动,把优质农资送到老百姓身边,并现场讲授种子、农药、兽药、化肥、饲料、地膜等识假辨假知识,面对面教授群众识假辨假方法,帮助农民群众擦亮眼睛,接受农民群众咨询,提高广大群众的维权意识,确保好农资能下乡进村、到田到户,让农民买得到、用得上。截至目前,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000余份。
下一步,我市将狠抓抓好春耕备耕春管和夏种夏管两个农资使用旺季,聚焦粮食、菜篮子产品主产区和监督抽查、群众举报问题多发区,抓好假劣种子坑农害农、肥料养分不足、农药兽药添加禁用药物、农膜质量差等四类问题,严厉打假网络电商平台销售和游商兜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