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好稳就业保民生这篇大文章,是关岭自治县长期以来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就业服务前移、送岗入户、送工进企、人岗精准匹配等多种方式,充分推动人民群众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就近就业。
走进该县百合街道同康社区,这个城市的“新家园”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同康社区作为全市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承载了来自关岭全县各地的搬迁群众1747户8243人。为了更好地帮助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县人社局与社区联合组建了就业服务队,通过“送岗入户、送工进企”的方式,帮助居民稳定就业。
该县就业局局长谢程说:“我局在每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都实行网格化管理,网格员们对自身所负责的网格进行就业统计、政策宣传和就业岗位推荐服务,并且要求每个网格员必须精准掌握本网格搬迁群众的就业需求。”
把就业服务前移到最前端,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和享受最优质的就业服务。2019年从该县沙营镇搬迁至同康社区的王敏便是众多受益者之一。如今的她被聘为社区协管员,每天主要负责社区的环境卫生清扫和疫情防控卡点工作值守。
“我在社区上班,不仅工作稳定,每个月有2600元的工资,还可以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加上现在社区的就医、就学、购物、出行都很方便,生活是越来越有滋味了。”提及搬迁后的生活,王敏言语之间全是喜悦和幸福。
为了让搬迁群众能够实现就近、稳定、高效的就业,今年年初,百合街道成功引进贵州利旺箱包加工有限公司,将同康社区现有的就业车间租赁给公司作为生产厂房,进一步拓宽了社区搬迁群众的就业渠道。
搬迁群众聂珍美是该公司入驻同康社区后的第一个员工。每天早晨,她把孩子送到学校后,便按时来到社区就业车间工作。
“搬到县城,住进楼房,生活变化可大了。现在孩子在家门口就学,省心又放心;我在家门口就业,方便又稳定,这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聂珍美笑着说。
除了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行就业服务网格化管理之外,该县人社局还联合多个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全面摸清辖区企业用工信息,并同样实施网格化管理,将各乡镇(街道)划分为小网格,实行责任承包制,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全县岗位信息数据库,每月按时更新,实时掌握辖区内企业用工需求,在招工企业和求职群众之间搭建起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平台。
据谢程介绍,实施网格化动态管理后,企业哪怕不参加现场招聘会,也能通过贵州省劳务大数据服务平台发布用工信息,还可以在群众微信群中发布用工信息,让就职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掌握县内各家企业的用工情况,对照自己的求职需求,应聘心仪的岗位。
与此同时,关岭还充分发挥“大数据+”就业服务模式,搭建线上劳务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精准管理,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扎实推进群众就业服务工作,实现更加高质量的就业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开展实地调研、直播带岗、劳务经纪人培训、层层筛选优质企业、全方位就业服务……”自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关岭与广州市花都区不断加大合作力度,以指定企业为“纽带”,与县人社局展开紧密协作,共同搭建起就业服务的“新桥梁”,让当地群众能够放心走出家门稳定就业,安安心心走上岗位稳步增收。
广州市轩宏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作为广州市花都区与关岭开展东西部协作就业帮扶的唯一指定的对接企业,该公司自去年10月份成立关岭分公司后,迅速展开相关业务,致力为当地老百姓提供长期、稳定、优质的就业服务。
在当地就业局和各乡镇(街道)的帮助下,该公司通过进集市、进社区、进乡村等方式,开展实地调研和就业宣传,针对不同年龄、群体、需求、技能等因素,有针对性地筛选出合适的优质企业,进行人岗精准匹配。
今年,该公司为关岭群众准备了6家优质企业,涉及20余类工种,涵盖了不同年龄阶段求职者对岗位条件和薪资待遇的需求,能够有效解决600人左右的稳定就业。
谢程说:“在用好用活各种就业服务政策的同时,我县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成功引进广州市轩宏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在关岭设立分公司,并在村级试点成立劳务就业服务站,壮大培优本地劳务服务机构,鼓励参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匹配,为全县有就业需求的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就业服务,精准推荐就业岗位,实现就业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