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谷,攀山顶,进茶园,看椒园,入牛场,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群山万壑,借助村村通组组通硬化道路,上上下下穿行,记者一路惊叹普利乡产业气势恢宏:半乡花椒半乡茶,关岭牛儿满坡跑,风光水电齐相聚。
普利乡,人称安顺的“青藏高原”,境内海拔最高点1850多米,这也是安顺最高点,海拔最低处不足600米,相对高差1200多米,地表破碎,曾经发展滞后,是关岭仅存的一个未撤乡设镇的乡。近年来,普利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山区地形特点和立体气候条件,汇聚绿色产业,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文章。
半乡花椒半乡茶 绿色产业利万家
“上半乡”“下半乡”,是普利乡以自然海拔高低大致区划的说法,也据此分布产业。
4月13日,是近段时间难得的一个晴天,长田村村民何顺和妻子一早来到老茶园采茶。
古树茶青受青睐
何顺快满60岁,坐在一条小板凳上围着古茶树采摘,很惬意。清明过后一斤茶青还能卖到20元左右,他和妻子两人每天能采十六七斤,收入300多元。何顺说,他从小听爷爷讲,全村自古以来就在这片茶林里采茶,或自用,或外卖。土地承包下放时,他家分得这片乱石中的老茶园。茶园在坡上,一下大雨,水就满坡流,土也冲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夫妻俩开石垒坎,保住了茶园。
高山云雾出好茶。“这片老茶园有13.6亩,但平时我们都不说面积,而以棵数计,有370多棵。”普利乡乡长王杰介绍,“这片老茶园非常珍贵和神奇,有两株叶片紫色的珍稀古茶树,浙江、江苏的茶叶专家专程前来考察,对古茶园价值赞不绝口。一位指导全省茶叶生产的原任省领导指出这里是茶产业‘基因之库、产业之基、文化之脉、品牌之魂’。我们已采取措施保护。”
随着机耕道不断延伸,曾经的荒山荒坡有了用武之地。普利乡在地势较高的长田村、大地村、月霞村、东关村等地,通过引进茶企,大力发展茶产业。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又有着优良基因的古茶树的加持,茶产业迅速发展,目前种植面积达到了5000余亩,占到全县三分之二,成为普利乡主要产业之一。
“来到普利‘上半乡’,一路都闻古茶香,一路能看嫩芽绿,广大农户又多增了一条增收门道。”王杰说。
关岭东关生态茶叶有限公司是普利乡重点培育扶持的规模型、带动型“龙头企业”,公司通过与种茶村采取“公司+村集体+村社合一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带动当地农户参与务工,让农户稳定增收。
普利乡从2018年起选择在海拔低、日照长的“下半乡”普利村和马马崖村等,种下7000亩花椒苗,今年初见成效,最早种植的一批花椒树进入采摘期。
普利乡利用荒山种植成片花椒
返乡创业青年杨成3年前投资400多万元流转村集体荒山,先后种植了2088亩花椒,到今年6月,基地里1000多亩花椒就可以采摘上市。
“1000亩花椒,每亩90棵,初产每棵摘3斤,以最低价每斤5元算,今年收入预计在150万元左右。”杨成算起收益账,信心十足。
“到花椒基地务工的都是当地人,农忙季节,他们一个月到基地工作20多天,每天有80元的收入。前两年杨成每年支出管护费80多万元,今年多了采摘环节,用工量加大,劳务支出要达上百万。如果进入盛产期,亩产值能有1万元上下,可以妥妥地让椒农们吃上椒香四溢的富民饭。”普利乡党委书记龙柏臣认为,花椒产业的发展在带动务工,增加农户收入上有着和茶叶产业相同贡献。
普利乡一直在探索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订单保护、合作服务、入股分红等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模式,逐步理顺了政府部门、村集体、企业以及农户的关系,有效盘活了乡村资源、激发了内生动力。
在龙柏臣的眼里,眼前数千亩的花椒村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花椒适应性强、耐干旱,石山上种植花椒不仅有利于椒树生长,石缝里形成的灌丛还能减少水土流失。关岭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板贵为代表的石漠化突出的乡镇为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大力推行种花椒,这个种植传统被一直延续了下来。
在龙柏臣看来,石旮旯的环境里生长起来的花椒树,真正实现了产业扶贫与生态治理的“双赢”效果。
关岭牛儿满坡跑 田园牧歌画中来
风力发电机附近高山草场,一群群关岭黄牛悠闲地觅食,蓝天白云,青青牧场,田园牧歌般的静美。
“你看,这头小牛按现在的市场价,估计最少要一万多,如果是个头大一点的要卖两三万元,这些牛都是群众收入的重要来源。”王杰说道。
荒山荒坡多,形成养殖关岭牛有利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得益于关岭县实施“关岭牛”三年振兴计划,普利乡关岭牛产业蓬勃发展,养殖规模不断增大,建成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3个,50头以上规模养殖小区、家庭牧场共17个,牛产业成为普利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关岭黄牛悠闲地吃着草
网名“蓝天白云跑山牛”的刘开华,是关岭首屈一指的牧场主,由他领衔的华云养殖有限公司已经建起了8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目前饲养了2100头肉牛,公司建立和延伸了肉牛销售、餐饮等产业链,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年劳动力用工达到6万多人次。
“草定畜、畜带草”,华云公司与普利乡政府开展紧密合作,共种植6000余亩皇竹草、黑麦草、甜高粱、青贮玉米等高效高产的饲草。草—牛—肥—草,不断循环,荒坡荒地变草海,绿了青山、美了生态、肥了牛儿、富了人家。
2021年,普利乡关岭牛产业实现存栏6000头、出栏1520头,种、养、加、销综合产值达5000万元,带动全乡牧草种植超过1.2万亩,年产优质牧草5万吨。辐射带动养殖户662户,实现户均增收5800元以上。
三电齐驱“风光水” 清洁能源后劲足
走进普利乡,连绵的群山间,你一定会被当地干部群众介绍的景观所吸引:山顶立着“大风车”,半山铺满“地板砖”,峡谷还有水电站。
关岭县委、县政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利用风、光、水资源,风能发电场、光伏发电场、水电站等电力项目得以在普利乡落地建设,“风光水”一体形成的清洁能源黄金组合,让普利乡成为关岭唯一一个建有风力、光伏、水力发电的乡镇。
一架架白色的巨大风车伫立在山梁上
普利乡风电场27台风力发电机立在高高的山梁上,青翠的山体托着一架架白色的巨大风车,自2018年建成以来,就成了当地一大标志性景观,干部群众都爱讲:“转一圈,三度电。”
普利乡全年日照数2930小时,无霜期245天。阳光明媚的下午,站在普利乡光伏产业集中区,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错落铺展在一座座大山的腰间,不见尽头。流转荒山石山建光伏发电场,让所在村大大受益,村集体经济壮大,群众参与建设安装、板间除草等增加务工收入。
北盘江马马崖水电站
位于普利乡境内的北盘江马马崖水电站装机55万千瓦,2012年投入使用。盘江峡谷起大坝,平湖输出强电流。
山顶风能发电,山腰光伏发电,山脚水能发电。“三电齐驱”让普利乡搭上了清洁高效电力产业发展快车。数据显示,普利乡共有规模以上电力企业5户,2021年累计发电104亿度,为安顺提供了可观的税收,还可节约标准煤3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0万吨,生态效益显著。
有绿色才有发展,有生态才有未来。龙柏臣表示,普利乡将加快对“风光水”三电上下游企业的协调服务工作,打造产业集群效应,以产业谋产业,以产业促就业,以产业固生态,让高效清洁电力产业引领全乡高质量发展。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王瑜 徐昕 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