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营镇:蹄疾步稳蹚新路 特色产业促增收

2022-04-21 09:51:32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新时代、新使命。曾经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紫云自治县大营镇,坚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自身实际,聚焦生产发展,遵循市场规律,做大做强种草养牛、生态高床蛋鸡、肉兔养殖、食用菌产业等优势产业,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image.png

芭茅养牛场工人在喂牛

镇企协作 做大做强“牛”产业

4月14日,大营镇政府平台公司(镇公司)与贵州黔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黔牛公司)举行签约仪式,合作做大做强大营镇种草养牛业,按照合作协议,黔牛公司负责提供牛源、技术管理、市场销售,镇公司提供草、场地、饲养劳务等,养殖的肥牛出栏后获得的利润按照7:3分成。

在脱贫攻坚期间,大营镇分别在妹场、星进、大营、芭茅、打洼坪、百花等村建成6个养牛场,养殖规模为400头、600头、275头、400头、400头、200头。为给养牛提供饲草,全镇种植菌草6000亩,农户种植的菌草由镇公司收购加工成饲料养牛。

image.png

镇平台公司与贵州黔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约仪式现场

“与黔牛公司合作解决了发展养牛业的牛源成本问题,采购700斤的瘦牛,每头需要15000元成本,全镇6个养牛场饱和状态下可养殖2275头牛,牛源成本需要3000万元以上。”大营镇党委书记许川说,目前,镇公司在全镇6个养牛场共养殖1000头牛,与黔牛公司达成协议后,5月初开始对各养牛场进行补栏。预计到6月初,全镇养牛场的养牛数量将达2000头以上。

“与大营镇达成合作协议后,我们立即到内蒙、河南等地区采购700斤至800斤的架子牛,利用先进的草料和精饲料配方拌料养育肥牛。”黔牛公司负责人肖琨说,养殖5个月后出栏,每头肥牛可卖到2.6万元以上,除去饲料、人工等成本,每头牛可赚5000元至7000元。

“把种草养牛产业链做强了,全镇6个养牛场的饲养管理、牛粪清理、精饲料加工等至少需要60名固定工人,以及种草养牛产业链上的种草管理、割草搬运、青储饲料加工等动态工人至少1000人,很好地带动群众持续增收。”许川说,各养牛场都配套建有一个饲料加工厂,农户种植的菌草镇公司以每吨350元统一收购,让农户种植的菌草能卖钱、卖成钱。村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菌草,农户获得土地流转费和劳务费等双重利益增收。

image.png

菌草加工厂

创新理念 蛋鸡高产兔子肥

4月15日,大营镇大营村打拜组生态高床蛋鸡养殖基地,有的工人在给蛋鸡喂水、喂食,有的工人在捡拾鸡蛋,有的工人在包装鸡蛋运销。

生态高床蛋鸡养殖基地旁的蛋鸡饲料加工厂,堆放着不少的玉米、豆粕等原料,几名工人在拌料加工蛋鸡饲料。

为做强做优蛋鸡产业,大营镇创新发展理念,建成蛋鸡饲料加工厂,在市、县畜禽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通过科学配方加工的蛋鸡饲料,既提高了蛋鸡的产蛋率,同时,每吨蛋鸡饲料可节约500元成本。

“目前,大营镇生态高床蛋鸡养殖基地有存栏蛋鸡5万羽,每天能生产鸡蛋4.5万枚,产蛋率达93%。”大营镇人大主席杨小月说,自己加工蛋鸡饲料,可根据本地的气候环境变化、蛋鸡的鸡龄等实际情况来科学配方,有效提高了蛋鸡的产蛋率。

image.png

工人在捡拾鸡蛋

“自己加工蛋鸡饲料,平均每件(360个)鸡蛋的成本为203元,2月以来,市场上的鸡蛋销售价格保持在270元至280元1件。”杨小月说,大营镇生态高床蛋鸡养殖基地有20个大棚鸡舍,饱和情况下可养殖9.8万羽蛋鸡,鉴于目前鸡蛋行情偏好,她们准备对蛋鸡进行补栏。

“大营镇生态高床蛋鸡养殖基地,有蛋鸡喂养、鸡蛋捡拾、清理鸡舍、鸡蛋分拣保障等固定工人14人,工人多为脱贫户群众,她们的平均月工资3500元。”杨小月说,在生态高床蛋鸡产业链上,有饲料加工、装车运送等动态工人数十人。

随后,记者在大营镇金龙村养兔场了解到,该养殖场现养殖有种兔1800只,另有存栏商品兔1万余只。

“养兔场现有的种兔,每42天生产一批,每批可生产幼兔6000只以上,生产的幼兔养殖65天出栏,每只肉兔的重量在4.5斤以上。”杨小月说,按照现在的肉兔市场行情,每销售一只肉兔的利润为5元。按照以往的市场规律,每年7月至12月是肉兔市场行情偏好的最佳时期,销售一只肉兔的利润在10元以上。

“定产承包” 香菇质优产量高

随后,记者在大营镇星进村食用菌大棚里看到,工人们在采摘香菇,香菇分选车间里的工人在分拣香菇,并将分拣好的香菇放入冷库储存。

同时,为提高食用菌种植基地大棚的管理效率,提升香菇质量和产量,今年,大营镇成立基地大棚劳务公司,实行菌棒管护“劳务承包”责任制,由基地大棚劳务公司组织村民务工,把村民变为食用菌种植工人。

“劳务公司向镇级平台公司(镇公司)承接加工生产菌棒,包括从配料、装袋、灭菌、接种、菌丝培养等菌棒生产全过程的人工组织、生产管理、质量监督等;菌棒生产‘劳务承包’责任制杜绝了劳动‘窝工’现象,提高了劳动效率和菌棒质量。”大营镇镇长王小立说,菌棒生产“劳务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劳务公司改进管理方法,想方设法在菌棒生产过程中尽可能节约原料成本和劳动成本,节约的成本越多,生产的菌棒越好,劳务公司的收益越多,工人的工资也会得到提高。

image.png

工人采摘香菇

“按照合作协议,劳务公司生产一个菌棒,镇公司支付0.7元的劳务费,包括菌棒打孔、注水、开袋,以及香菇采摘运送等,镇公司只管收香菇。”王小立说,大营镇采取菌棒管护“劳务承包”责任制后,目前,采摘的3万斤香菇品质较好,一级菇在60%以上。

菌棒管护“劳务承包”责任制的目的是劳务公司作示范,带动农户承包食用菌大棚来管护,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探索菌棒“包产到户”新模式,实现香菇提质增产。

王小立算了一笔账,每个大棚6300个菌棒,1个菌棒镇公司收取3.5元成本费,采摘的香菇由镇公司收回,统一销售。从目前采收的香菇来看,平均一个菌棒的产值在4.5元以上,农户一个菌棒赚取1元,有4个劳动力的家庭可承包25个大棚,做到精细化管护,可赚15万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营镇结合市场行情和自身实际,创新产业发展思路,实行一产业一方案,一产业一模式,一产业一目标,让原有产业提质增效,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