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同康社区:“五一”车间不停工,工人制包赶工忙

2022-05-02 21:02:09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五一”假期,有人外出旅行,游览山川景致;有人在家休憩,享受难得清闲。而在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同康社区的就业车间里,机械的作业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制背包,赶订单。

就业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制背包,赶订单。.jpg

就业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制背包,赶订单。

  “目前生产车间共有制包机械40台,加上其他岗位,能够带动50余名社区群众实现稳定就业。”贵州利旺箱包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寸林告诉记者,公司订单多,任务重,“五一”假期依然要抢抓生产,力争如期交付产品。

  今年年初,该县百合街道成功引进贵州利旺箱包加工有限公司,将同康社区现有的就业车间租赁给公司作为生产厂房,进一步拓宽了社区搬迁群众的就业渠道。

  经过两个多月的适应,前来就业车间工作的搬迁群众们逐渐掌握了制包技巧,个别群众每月工资能够领到3000多元。王寸林说,随着手艺越发娴熟,熟练工每月能够拿到五六千元的工资。

7AC6B98F-1BD9-4429-A069-9402643FF5F5_IMAGE_2_LOW_0.jpg

  从该县花江镇太坪村搬迁至同康社区的罗应秀是最早一批搬迁群众。从2018年搬迁至今,不仅住上了新楼房,孩子还考上了大学。最近更是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两个月拿到了4000多元的工资,生活是过得越发有滋味。

  “从就业车间招工开始,我就到公司来上班,不仅工资待遇不错,老板为人还很客气,对工人很好。搬到县城里,住房有保障,看病不发愁,现在连工作也稳定了,这日子是越过越好。”罗应秀说道。

  相较于就业车间忙碌的作业声,搬迁群众周应芬的家里显得清静许多。因其家中两个孩子尚年幼,加之她在外省务工时有过相同的工作经历,王寸林请人将制包机械搬到周应芬家中,让她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能在家里工作。

7AC6B98F-1BD9-4429-A069-9402643FF5F5_IMAGE_3_LOW_0.jpg

  “王老板了解我家里的情况后,愿意让我在家工作,我心里是说不尽的感谢。”周应芬边操作机械边向记者说,这个“五一”假期,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争取多做些产品,自己多挣些收入。

  据悉,该公司今年预计将生产15万个不同款式的背包,待明年工人技艺熟练后,产能还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公司的市场渠道十分稳定,生产出的成品运往浙江后,通过外贸销售至日本市场。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

责任编辑:顾宇 编审 吴丹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