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制分时预约,破解了排队购票、排队入园时间长等难题,提高了游客体验;人脸识别入园验票,遍布景区的智能可视化设备,为游客安全游览保驾护航;建成了目的地运营管理平台,全面支撑景区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和智慧调度……近年来,贵州黄果树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围绕智慧营销、智慧管理、智慧服务三个核心对黄果树景区进行智慧化建设,抢占贵州智慧旅游的“智”高点,不断做强“互联网+旅游”产业。
贵州黄果树旅游集团指挥调度中心
得益于在智慧旅游方面的发展成效,该公司成为2022中国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场景大数据”论坛线上亮相的我市7家大数据领域出色企业之一。
“2019年,我们实现了实名制分时预约、检票,将全天分为9个时段,有效对景区游客进行了分流,极大缓解了旅游高峰时导致的游客爆棚现象。”贵州黄果树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经理秦毅告诉记者,分时预约制度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节约游客等待时间,改善了游客体验,在疫情期间,还能够有效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流动进行“首站”筛查,助力疫情防控。
曾经饱受购票时间长、入园排队队伍长、景区拉客等问题困扰的黄果树景区,如今在大数据手段的精细管理下变得井然有序,不仅是基础设施配套功能的不断完善、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业态的不断丰富,还有游客体验感满意度的不断提升。
指挥调度中心运营态
在该公司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各景点情况、景区游客量、预约人数等情况一目了然。“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进行远程调度指挥、分析游客来源和偏好等,为景区的管理、营销等提供决策参考。”秦毅说。
据了解,黄果树景区智慧化建设自2013年开始,截至2022年,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技术,黄果树景区已建成“一个中心,四个平台”的智慧旅游应用体系,即:大数据中心、指挥调度平台、运营管理平台、智慧营销平台和智慧服务平台,全面支撑景区的指挥调度、智慧管理、智慧营销和服务。其中,大数据中心按照国家B2标准建设,实现海量旅游数据资源的存储、数据安全管理、数据集成与大数据分析,同时完成国家网络与安全等级保护三级2.0认证;“四个平台”涵盖了智慧旅游应用体系的方方面面,包括旅游产业监督引导、管理运营、疫情防控、营销推广和服务体验等应用场景。
通过“一个中心,四个平台”的应用和运营管理赋能,支撑黄果树景区游客接待量从2013年的80万人到2019年的近500万人的提升,同时景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品质也得到了提质升级。
游客“刷脸”入园
该公司在智慧旅游方面的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2020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对该公司调度中心进行了专题报道;2021年7月,黄果树景区智慧预约系统两次作为预约旅游的优秀行业实践登上《人民日报》;同年,该公司的指挥调度中心作为智慧旅游的示范案例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进行长期展示……
未来,该公司在已有的“一个中心、四个平台”应用体系的基础之上,将大力推动“黄果树+”和“互联网+”建设,以黄果树景区为核心,立足黄果树景区品牌和资源优势,开展旅游资源的整合与聚合、推动产业生态链联动和协同发展、促进整合营销与统一分销,做大景区流量资源优势和效率,拓宽产业转型发展和收益来源,打造一流的旅游资源交易平台。同时,不断探索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将物联网、云计算、AR、VR等运用到实际的旅游体验中来,融合当地特色文化、民俗风情、地方特产等文化旅游要素,增强文化旅游体验与服务,让黄果树这一国内老牌景区焕发新的活力,助力安顺乃至全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肖劲松
上一篇:
西秀区“爱心送考” 车辆再起航
2022-06-06
下一篇:
汇远公司:延长产业链 大米生产忙
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