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兴:深山闯新路 乡亲同致富

2022-06-07 16:14:21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初夏,走进紫云自治县四大寨茅草村大山生态农场,山间传来羊咪咪、牛哞哞、猪嗷嗷、蜜蜂嗡嗡的嘈杂声;果园里李子黄了脸,梨子结满果,柑橘开着花,鱼儿水中戏…… 

image.png

王建兴是茅草村大山生态农场的领头人,2017年春,他与一群返乡过年的年轻人合作,选址青山翠绿的扁记组杨家湾,成立茅草村大山生态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以自愿原则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也可以资金或土地折合资金的方式入股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的股民,风险共担,利润按股分成。

短短一个月时间,茅草村有28名年轻人加入了茅草村大山生态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简称生态农场),大家说干就干,投资金、出土地。

2017年秋,该生态农场共筹集资金200万元(含土地折算)。2017年冬,种植了40亩沃柑、35亩金秋梨;2018年种植100亩蜂糖李,163亩砂糖橘。

王建兴认为,要使生态农场壮大发展,以及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必须走产业多元化发展之路。他的想法得到社员们的认同,2019年,该生态农场开始修建羊舍、牛棚、猪圈等基础设施,并陆续引进繁殖母羊、繁殖母牛、繁殖母猪,以自繁自养方式发展养殖业。2020年,又修建了两个鱼塘,引来山泉水养殖生态鱼。

2021年,茅草村生态农场涉及面积1500多亩。其中精品水果种植面积400多亩,牛棚占地80平方米、羊舍占地70平方米、猪舍占地600平方米,放养羊、牛、猪的林地面积1100多亩,两个生态鱼塘4亩多面积。

image.png

生态农场建成了,平台如何科学管理?王建兴想到了数字乡村的应用,并得到了社员们的认可。紧接着,他们在生态农场里安装了数字天眼,搭建了一个连接所有社员手机的APP数字平台。让在外打拼的社员打开手机APP数字平台就能看到农场养殖的牛、羊、猪的活动轨迹,看到种植的梨子、蜂糖李、橘子、沃柑的长势和管护情况等。

数字平台建起来了,社员能随时了解农场情况,发现问题随时向管理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但要把农场管理好,还要有好的管理者,于是,王建兴与社员讨论如何挑选技术好、责任心强的社员来饲养羊、牛、猪和管护精品水果;并可随时更换饲养员和管理员,确保生态农场内的每个产业都能产生较好效益。

班联妹是茅草村大山生态农场的养羊饲养员,为不辜负社员们对她的信任,她吃住都在山上,只要天不下雨,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早上把羊群赶去山上放养,傍晚把羊群赶回羊舍。

“目前,大小共131头羊,其中有20头繁殖母羊。”班联妹说,把羊养好了, 合作社有利润了,她才能拿到劳动报酬和利益红利。

2021年,茅草村生态农场种植的第一批蜂糖李挂果见效,采摘销售后获得1万多元;柑橘挂果见效采摘销售获得2万多元;出栏20头跑山猪获得6万多元。今年,蜂糖李还未成熟就被一位福建客商以13.1万元的价格订购了;柑橘预计产值4万元。

“目前,该生态农场养殖跑山猪160头,其中繁殖母猪30头,预计年底出栏重量200斤以上的跑山猪80头;养殖有放养生态牛40头,其中,繁殖母牛20头;养殖有生态鱼1500尾,大的每尾有3斤重。”王建兴说,为减少养猪所需的玉米等饲料成本,他们还在果林里套种了200亩玉米和大豆。

image.png

王建兴自信地告诉记者,随着生态农场的精品水果的效益倍增,养殖业的发展壮大,数字平台的完善与科学管理,生态农场一定能提质增效。按照股份制的利益连接机制,相信每名社员都能在生态农场上分到一杯“羹”,持续获得利益增收致富。(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