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撑起家庭生活重压的80后男子汉——记第八届“最美安顺人”唐兴发

2022-06-14 20:56:55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一个80后男人,一边要照顾身患多种疾病的父母,一边要参与单位的科研项目——“紫云红芯薯”品种退化问题。在两难的周旋中,他把两者巧妙的融合,不仅照顾好父母,而且也让“紫云红芯薯”品种退化问题得到解决,增产了20%以上,累计新增产值近两千万元。他就是第八届“最美安顺人”、安顺市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唐兴发。

唐兴发告诉记者,他父母以务农为生,他排行老三,两个姐姐常住六盘水,姐姐成家后父母就单独居住,身边缺少人照顾,他于2016年将父母接到安顺与他一起居住。父母年迈体衰,一身疾病。其母患有内风湿骨质增生,常年用药,其父患高血压、痛风。妻子小学文凭,靠打散工给家庭带来微薄补贴,生活的重担压在唐兴发一人肩上。

C7C41359-9BFF-4FEA-9286-74488AEE7ED6_IMAGE_0_LOW_0.jpg

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8月,患有高血压的父亲起床意外摔倒致颅内出血,市人民医院采取保守治疗,输液用药同时采取冰敷,其母行动不便,妻子要照顾不满2岁的幼儿,照顾老人的重担落在唐兴发一人身上,父亲整整在病床上躺了一个多月,因父亲的医保在六盘水,异地就医得先行垫付医疗费,唐兴发同志在操心费用之余,每天照顾老人吃喝拉撒,经常半夜换物理降温冰袋,身边随时准备体温计,监测体温,发低烧就打温水为其父擦拭全身物理降温,38度以上就赶紧到护士站找值班护士和医生。

同年12月,父亲再次摔倒,经市人民医院急诊诊断,下丘脑发现脑梗灶。这一次住院又是两个月,由于痛风高血压长期用药,其父并发胃溃疡、肾衰竭,肾功能肌酐指标常规治疗已降不下来,唯有采取长期透析治疗。2019年7月其父因胸部长期透析导管感染,住院2个星期,在听取医生建议下,唐兴发联系到省肿瘤医院,为其父把手臂上的内瘘手术做了,用内瘘进行长期透析治疗。2020年4月,其父又因消化道出血住院治疗,这一次又是半个多月。

其父因颅内出血和脑梗影响,阿尔兹海默症日益严重,每天要吃的降压药不是多吃就是忘记吃,为此,唐兴发在家准备了血压计、体温计等小设备,每天定时监测父亲血压、体温。为防止父亲恍惚多吃药,就把父亲要吃的药集中收好,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给父亲吃降压药。

C7C41359-9BFF-4FEA-9286-74488AEE7ED6_IMAGE_1_LOW_0.jpg

在这三四年时间里,其家庭接连遭遇不幸,在2018-2019年期间,唐兴发是3个省级项目主持人,还是紫云火花镇的省级科技特派员,紫云红芯薯是紫云“一县一业”的支柱产业,常年的无性繁殖导致病毒积累,产量品种逐年下降,作为农业科研工作者,唐兴发的工作主要就是解决“紫云红芯薯”种性退化问题,通过组培脱毒、提纯复壮获得紫云红芯薯脱毒苗。近几年种植的脱毒种增收都在20%以上,累计新增产值近2000万元。

在单位忙完工作之后就赶紧回家照顾父亲,工作上也没有因为要照顾重病的父亲而受到影响。在这种状况下,单位领导和同事给予了唐兴发及时的关心和帮助,让其参与单位的蔬菜嫁接育苗工作,外出和示范点的工作压在科室其他同志的身上,让他方便照顾家庭,尽管如此,独自撑起一个家庭,所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唐兴发悉心照料着父亲,为家庭细心照料,毫无怨言,无悔付出,他用无私的双手托起了父母的晚年生活,他用自我善良的心照亮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是孝老爱亲的典范。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记者 卢维

责任编辑:陈亮 校对 李隽 编审 吴丹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