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6月份是枇杷丰收的季节,在关岭自治县断桥镇戈尧村枇杷种植园里,近看,一串串鲜嫩欲滴的枇杷缀满枝头,惹人喜爱;远处,几十个村民正在忙着采摘、搬运枇杷,人群中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正是果园负责人卢发应,村民口中的“水果大王”。
“今天有三十多人在果园采摘枇杷,预计要采摘5000多斤,今年的枇杷个大、皮薄、汁多、香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供不应求。”种植8年多枇杷的卢发应对自己的枇杷赞不绝口,这份底气,来自于他自身的不懈努力。
2012年前,断桥镇戈尧村开始示范种植枇杷,经过几年的管护,该村的五星枇杷陆续挂果,卢发应也看到了商机,他放弃了在外务工的机会,果断回家发展五星枇杷种植,这一种就是七八年。
如今,卢发应的果园从一开始的十多亩扩大到了500余亩,也因此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水果大王”,村民口中的“致富能人”。
“以前村里没有什么好的产业,大家都出去打工,只有过年才回家,2014年我打工回家,看见村里示范种植园的枇杷还不错,就开始发展枇杷种植,现在果园里面除了枇杷还有橘子、沃柑等水果产业,成功把荒山变成了致富金山,还带动我们当地农户就业务工,我很高兴。”卢发应说,因为关岭的气候条件好,土地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种出的枇杷品质好,深受广大市民青睐,今年枇杷的市场价每斤从8元到40元不等,前景很可观。
卢发应介绍,为促进农产品销售,断桥镇通过地方政府自筹及整合资金,并积极申请广州对口帮扶资金,建成断桥镇果蔬产地初加工冷链物流中心,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方式,解决群众销售难题,助力安货出山。
“农户只管把枇杷种好,销售不成问题。”卢发应笑着说,他的枇杷主要销售到分拣中心,由分拣中心销往广东、昆明及贵州省内各地,今年他的枇杷产值预计达到70多万元,带动当地农户就业务工450人次。
如今,卢发应的果园不仅成为了断桥镇枇杷示范种植园,还带动了周边村寨果园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新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甜蜜致富路”。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詹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