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繁荣里的“敢”文章——安顺市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2022-06-27 10:22:08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敢,识大势、见担当。

共,讲融合、懂贯通。

开放包容、团结互助、敢闯新路,是安顺的优良传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镇宁马鞍山的“季节包工”、六十年代的“三线建设”、七十年代的关岭“顶云经验”,到步入新时代的“塘约经验”“兵支书”等先进改革经验,一脉相承,交相辉映。

自共生繁荣见格局,安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促进黔中大地上各民族的共生繁荣,显现出地区特色。

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传承“敢闯敢试”优良传统,弘扬“敢为人先”开拓精神,打造了各民族“三交”互嵌、共生繁荣的“安顺样板”。?

image.png

民族团结舞翩跹

“敢” 的渊源,缘起肝胆相照

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在历史中有诸多“标注”。

1935年4月,中央红军三、五军团途经镇宁时,军团长彭德怀与政委杨尚昆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争取到少数民族地方武装首领陆瑞光的支持,为红军速渡北盘江挺进昆明抢渡金沙江赢得胜利战机,“弄染结盟”红色故事,在安顺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力推进红军长征弄染结盟核心展示园建设,发挥陆瑞光纪念馆的革命教育功能,引导各级党员干部传承红军长征时期留下的统一战线工作经验和革命传统,强化坚定不移跟党走的政治自觉,践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

image.png

王若飞故居

以王若飞故居陈列馆为阵地,多角度多层面展示王若飞同志在各个时期的经历和参与的重大事件,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传承对党忠诚、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弘扬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深厚情怀,从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史中汲取精神力量。近三年,王若飞故居陈列馆共接待2500余家单位,313700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教育。

上世纪60年代,在党中央“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下,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科研人员、干部和工人怀揣着航空报国的信念,满怀激情奔赴安顺,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如今,“三线建设”奠定的工业基础,在经过创新整合、重组发展后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安顺新型工业化的靓丽“名片”。2018年10月,“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被中宣部列为新时代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和奋斗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是安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历史坐标系的生动“投影”。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

image.png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进校园

近年来,安顺依托各级党校、学校、纪念馆、培训教育机构等,探索建立18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培训基地,积极开展对本地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研究和保护性利用,推动“四史”学习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紧密结合。

秉持春风化雨、以文化人的理念,安顺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明主线,大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在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落实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安顺方案”。

“敢” 的底气,源于正确导向

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谋深远、行稳健。

近年来,安顺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探索“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路径,涌现出“塘约经验”“两转一包”“产业村长”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经验。

image.png

民族特色村寨阿歪寨

针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涉及面广、任务重的“难题”,安顺按照“选、育、用、管”标准,先后从1.2万名退伍军人中选出479名能力强、素质高、懂技术、会管理的退役军人进入农村“两委”班子,让“兵支书”迅速成长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群众脱贫致富领路人。

以国企改革改制作为突破口,安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股份制经济等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制,盘活闲置资产,吸引了一批上规模的企业前来落户发展,先后培育出“中国苗药第一股”贵州百灵集团、南风集团、金星王啤酒等一大批企业,形成了机械、制药、化工、食品、旅游工艺品等支柱产业。

安顺市探索1个示范小城镇带动多个“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型城镇化“1+N”联动发展模式,推动释放了政策红利、激发了经济社会活力,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image.png

高荡村的布依族民族歌舞

翻开安顺全面深化改革的“手卷”,所思所为都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刻画出各民族群众资源共享、利益共联、发展共促“共同体”格局的“画面感”。

敢闯敢试的安顺各族人民,始终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下好改革“先手棋”,深耕创新“试验田”,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凸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安顺智慧”。

“敢” 的要义,承自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黔中文化,源远流长,由安顺各民族共同创造,显现独特的地方人文气质。

明朝时期的“调北征南”“调北填南”,数十万汉族群众融入安顺扎下深根,在600多年的繁衍生息中,与安顺各民族群众在生活上相互交往相互影响,在文化上相互借鉴相互吸收,逐渐融合形成了特有的“屯堡文化”。

《亚鲁王》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苗族长篇英雄史诗,传唱的是西部苗人创世与迁徙征战的历史,其主角苗人首领亚鲁王是被苗族世代颂扬的民族英雄。长诗以铿锵有力的诗律和舒缓凝重的叙事风格,生动地讲述了西部苗人的由来和迁徙过程中波澜壮阔的场景,讲述了苗族群众在历次迁徙中和谐相处、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

image.png

“四月八”民族大联欢

近年来,安顺深入挖掘以黔中屯堡文化和亚鲁王文化为代表的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内涵精髓,不断丰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内涵,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

在扎实抓好特色文化保护的基础上,安顺着力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激扬文化自信,增进各民族认同感。

目前全市有《屯堡傩戏》《苗族跳花节》《蜡染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6个(其中国家级9个),市级非遗保护项目95项166处,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名、省级非遗传承人36人、市级非遗传承人46人。

image.png

苗族“指尖”技艺

“十三五”以来,安顺共搜集民族古籍100多万字,古籍登录条目1179条,先后出版了《安顺地区民族志》《仡佬族古歌》《布依族古谢经》等书籍30多种。对布依族摩经典籍出现的777个“方块土俗字”翻译并记录登记成册。8家企业获得贵州省第五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命名挂牌。

同时,在全市20所民族中小学校扎实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试点,编写涉及民族体育、民族文学、民族歌舞、民族音乐、民族民间工艺、民族语言及人文景观等的校本讲义26本,促进民族优秀文化传承。挖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57个,《抵杠》《亚鲁王之刀山火海》等一批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得到国家体委和国家民委的高度评价。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贵资源过程中,充分发挥安顺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优势,搭建宣讲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窗口”,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名片”担当,在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的光荣事业中,全面展示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安顺成果”。

image.png

“绣娘坊”传承民族技艺 王兴文 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有形、有感、有效。

聚焦民族团结进步,安顺追溯历史、立足现实、对话未来,把实践经验书写到共生繁荣的黔中大地上!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鲁开伟 程丽匀



责任编辑:陈婷 编审 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