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普定县马场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在稳定优化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持续推进“一县一业”主导产业的发展。通过品牌建设、示范引领、农产品深加工等工作的推进,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持续发展壮大种养殖特色产业,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
品牌建设提升产业价值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近年来,马场镇结合产业优势和资源特点,着力放大“马场水磨面”品牌效益,提升产业价值,促进当地农户增收。
在马场镇云盘村传统水碾房里,来自安顺的孙先生正在观看传统水磨面的制作,随后,他购买了100斤传统手工水磨面,他说:“马场镇的水磨面是很出名的,我们都爱吃这个面,口感非常好。”
马场水磨面
马场镇是普定县知名的面条之乡,马场水磨面有上百年的历史。制作技艺源远流长,从小麦磨粉、和面、制皮、轧面到凉晒、切段、包装,整套工序一气呵成。
“一天可以磨200斤麦子,200斤麦子可以做140斤面,因为是手工面口感好、品质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正在给客人称面的何元敏笑着说,很多客户都是慕名前来购买,因为马场水磨面有上百年的历史,老牌子值得信赖。
水磨面成为马场镇一张亮丽的名片
近年来,马场镇着力加强品牌建设,大力推进“马场水磨面”品牌,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品牌。马场水磨面制作工艺2006年被列为安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在第八届中国品牌节暨贵州品牌投资推进会上被评为“贵州民营企业特色品牌产业”、2016年在安顺黄果树杯“十大旅游商品”和“百佳旅游商品”评选活动中被评为“百佳旅游商品”、2018年被评为中国特色名优特产。
近年来,在马场镇党委政府的精准指导下,水磨面成为了马场镇一张亮丽的名片,更是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壮大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
示范引领助农增收
突出特色示范引领,坚持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户共同参与,是保障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
在普定县马场镇店子村普定东昇兔业有限公司现代化肉兔养殖场,小兔住上了“空调房”,科学养殖肉兔,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为马场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饲养员检查肉兔养殖情况
然而,过去的马场肉兔养殖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全镇有10个村分散养殖肉兔,因为养殖场交通条件、养殖环境差,管理难度大,出栏的肉兔品质不一,外加缺乏大量专业养殖技术人员,不仅降低肉兔出栏率,也增加了养殖管理成本。
为解决这些难题,将马场肉兔养殖产业发展壮大,带动农户增收。马场集思广益,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引进专业养殖公司,并于2019年新建普定东昇兔业有限公司,发展科学养兔,从此一改马场镇过去传统分散养殖的困局。
“通过‘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利益联结全镇1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助力马场肉兔产业高质量发展。”马场镇副镇长杨弯说,目前,该养殖场有种兔7000只,月销售商品兔2.05万只,2021年该公司销售额达972万元,今年产值预计1000万元。
一只小兔子成就了乡村振兴大产业,普定东昇兔业的成立只是马场镇积极发展示范引领的一个缩影。如今,该镇还引进了多家茶产业发展公司,韭黄种植示范户等,不断加强与各个龙头企业、示范户的合作,以试点先行、典型带动的方式逐步推广,带动农户增产增收。
马场镇引进茶产业公司,发展茶叶种植。
农产品加工提升附加值
农产品加工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保证农民受益的关键环节。
在马场镇水磨面园区贵州穗冠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大型机械正在生产面条,经过打包、运输等流程后,这些面条次日将走上不少家庭的餐桌,丰富人们的味蕾。
“我们的面条主要销往青岛、浙江以及省内各地,因为口感很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该公司工作人员刘江说,该公司去年的产量达35万吨,产值75万元,今年预计产量将达50万吨,预计产值90万元。
农产品加工助民增收
一颗颗麦子,经过复杂的加工工序后,产值翻了好几番。曾经,大家都不愿意种的小麦,如今成为了种植户们口中的“香饽饽”。
“以前种植小麦产量低、销售难,大家都不愿意种。”土牛村种植户陈斌说,后来镇里建起了面条加工公司,他就果断回家发展小麦种植,种植面积从一开始的几亩发展到现在的50多亩。
近年来,马场镇水磨面园区的建立,让许多观望的老百姓心里有了底,大家都纷纷发展起了小麦种植。在省、市、县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农户们种植小麦的技术也在不断提升,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逐年递增。
农产品加工提升小麦附加值
“马场镇水磨面园区的建立,打通从产品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进一二三产业紧密衔接助民增收。”马场镇镇长杨天庆说,结合自身实际,马场不断扶持深加工企业,加强产品加工能力,延长特色产业链,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詹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