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云自治县五峰街道,有这样一对“夫妻档”——丈夫李树文担任青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妻子张云云担任红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从携手创业助力脱贫攻坚,到接续奋战在乡村振兴第一线,他们不忘初心、甘于奉献,始终以艰苦奋斗的姿态扎根在农村,带领村民谋发展、奔富路,成为村里的“伉俪先锋”。
张云云(右)在养殖户家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大学毕业 携手还乡战贫困
李树文是紫云红光村人,张云云来自宁夏西海固地区,他们在大学里相识相爱。
“我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丈夫的梦想是完成学业后回乡创业,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之路。”张云云坦言,正是李树文勤学苦干、敢于为梦想拼搏的坚毅品格吸引了她。
2011年,两人大学毕业后,他们放弃了在北京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返回红光村。
从北京回到红光村后,看到村里山多地少、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乡亲们喝不上自来水的现状,李树文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才能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
两人结婚后,张云云在村里担任计生专干,李树文则拿出家里全部积蓄,注册公司发展种养殖业,决心在贫困山区闯出一条产业增收的致富道路。
不忘初心 扎根基层显担当
从村计生专干到村社保协理员张云云工作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想村民所想、解村民所忧,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2016年,李树文的种养殖事业获得成功,他们一家的生活越过越好。张云云在红光村创办了云云养殖场,以养牛利益联结村里的贫困户,三年里带动1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950元。
2020年6月,张云云担任红光村村委负责人,她带领全村老百姓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巩固提升种养殖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稳增收,从村合作社拿出资金,增修22个错车道,确保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并为5个露天水池增设安全护栏等,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2021年10月,她被选为红光村党支部书记,12月又被选为村委会主任。
2020年5月,李树文通过遴选考试,成为五峰街道青枫村村支书助理。去年3月,他受命到青河村开展工作,10月被选为青河村党支部书记,12月被选为村委会主任。
“当时,青河村虽然已经脱贫摘帽,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群众之间矛盾多,因此必须抓实基层党建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全村发展,以化解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团结,推动乡村治理和建设上台阶。”李树文说。
刚上任的那段时间,李树文与村里的党员干部促膝交谈,为群众的事“饿着肚子跑断腿,苦口婆心磨破嘴”,将村里、邻里过去的问题和矛盾一一化解,凝聚起干群连心的发展合力。
张云云正在养牛场进行清理
鼓足干劲 乡村振兴再出发
从个人投资养牛到带动农户办起家庭养殖场,再到助推村合作社发展蛋鸡、肉牛规模养殖和樱桃种植产业,让全村38户贫困户和不少非贫困户实现产业分红、就业增收、创业致富,张云云始终把群众增收的事放在心上。
“没有张书记带起我搞养殖业,我家的生活怕是难有起色。”红光村村民李树阳说,他的养殖场现在有6头黄牛,两头牛即将产崽,而村里跟他一样的养殖户就有20户。他说:“现在,村里不少人家通过打工、搞种养殖业、做生意都有钱了,还在城里买了房呢!”
下一步,红光村将重点谋划好村集体“生财之道”,提升全村418亩樱桃园产业质效,用好东西部协作资金推进宜居乡村建设,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目前7000多元的基础上实现逐年年增。
和妻子一样,李树文到青河村工作后,也是一门心思为村谋发展、为民谋福祉。
“到村里后,我一看,村合作社的32头牛又老又瘦,村集体收入还欠账18600元,这肯定不行啊,必须想办法破局。”李树文回忆道。于是,找乡镇、跑部门、争项目、要支持,对李树文来说是家常便饭,常常忙得疲惫不堪,他认为:“为了盘活养牛产业、实现乡村振兴,这样做,才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获得免费的草料供应,加上科学饲养和适时补栏,青河村的肉牛产业“活”了,全部出栏销售并还完账后,竟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5万元。
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李树文带头组织修路、硬化庭院、安装太阳能路灯、安装通组路防护栏、修缮拦水坝……不断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并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等,使全村人均纯收入从7000多元提升到9800元。
李树文表示,落地村里的风电项目正在建设,以此为契机,青河村将发挥水利、林业资源优势,发展壮大食用菌、精品水果、中药材等产业,种花种草、扮靓村庄,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上担子不轻。忙,成了这对“夫妻档”并肩作战的标签。
“选择走这样一条满是艰辛和汗水的路,后悔过吗?”记者问。李树文毫不犹豫道:“不后悔!我们都是党员,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们职责所在!”(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吴学思 姚福进)
上一篇:
紫云成功签约年产1000万只肉兔全产业链建设项目
2022-07-07
下一篇:
紫云开展摩托车、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
2022-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