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落科村:绿色发展引领乡风文明

2022-07-11 16:51:30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7月盛夏好时光,记者来到紫云自治县格凸河镇落科村,目及之处都是山清水秀田园好风光。如今的落科村,生态环保观念早已融入民风、乡风,绿色发展成为村民的共识。

落科村一角.jpg

落科村一角

落科村全村森林覆盖率73.4%,有3个村民组被列入黑颈长尾雉动物保护区,2017年被授予“全国文明村”荣誉。近年来,落科村以绿色发展为牵引,积极构建乡风文明,把环保、文化传承的文明理念融入村民文化生活中,形成良好家风、纯朴民风、文明乡风,处处洋溢着新乡土文化的时代气息。

“这是非洲鸵鸟,它的全身都是宝……”

在落科村鸵鸟养殖场,村民姚双正在教导年幼的孙子认识鸵鸟。

“老人家,这是您的养殖场吗?”

“这是我儿子的养殖场!”老人回答中,露出开心和自豪。

原来,返乡创业青年姚龙2017年回乡发展鸵鸟养殖,将其发展成富民产业,带动乡亲共同增收。在建设养殖场过程中,姚龙坚守生态底线,大多数基础设施也都做到了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乡野风情展示着落科村的生态自信。

安顺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19级地理科学班64人到鸵鸟基地参观学习,交流自主创业经验.jpg

      安顺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19级地理科学班64人到鸵鸟基地参观学习,交流自主创业经验

目前,养殖场结合靠近格凸河景区的旅游优势和鸵鸟的观赏价值探索出农旅融合发展路径,还建立教育研学基地,组织进行研学活动,让安顺学院的师生来进行研学,结合民族特色进行蛋雕创作,传承民族文化。

与此同时,不远处的农庄里万寿菊花开正艳,工作人员正在清理人工游泳池。

“这里原先是一片荒地,如今变成了农旅结合的宝地,周末和节假日吸引了不少游客来赏玩。不仅带动周边百姓多了一个增收渠道,同时,看着美丽的环境,大家都自主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环保意识更强了。”驻村第一书记班毓翔说。

据了解,随着乡村旅游日益成熟,落科村依托发展蓝莓、枇杷产业,通过农产品采摘、休闲观光等方式,打造以蓝莓等特色产业为主的观光以及体验式休闲农业基地。村里人还开起了农家乐,实现了乡村旅游一站式服务的新图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在落科村红屯组,绿油油的稻子不时随风摇曳,阳光斜照在静谧的小山村,铺就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

此时,在河边做完卫生清理的志愿者服务队来到红屯组,伴随着蝉鸣声,志愿者的宣传声回响在美丽的田园里。

“建设文明新农村,村规民约走在前。乡村振兴宜人居,生活污水不乱排……”

志愿者服务队清理河道.jpg

志愿者服务队清理河道

宜居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落科村成立村民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实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由村民选出的代表,为村庄发展和村民利益出谋划策。让村规民约更“接地气”,既符合村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同时又能“入眼、入脑、入心”。

同时,该村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积极宣传发动群众参与村级管理,采取喜闻乐见的工作方式让群众了解政策、熟悉政策,支持政策执行。此外,在创建工作中,全村有19名一村七员,13名护林员,每周组织一村七员和护林员对公路沿线和组进行清扫,并成立以村支书为组长的创建文明村镇领导小组,确保了组织领导、人员机构、资金投入、管理协调、监督和激励“五到位”。

李桂琴就是落科村的一名护林员。她说:“我的家人常年卧病在床,原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但是这两年村里很关照我家,不仅尽力给予我们医疗上的保障,聘请我当护林员,还因为我照顾好家人、勤俭持家授予我家文明示范户的荣誉,我感到很开心。”

下午时分,记者看见在落科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年轻的村干部们正在图书室里查阅资料。

“这里是给职工们看书的地方吗?”

面对记者的提问,班毓翔说:“我们的实践站不仅提供图书让干部职工们阅读,还有传思想习理论,传政策习富裕、传道德习品行、传文化习新风,传法律习法治、传科技习兴业的作用。”

据了解,落科村在狠抓党员和两委班子政治思想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三会一课”制度的同时,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来提升党员及村两委的个人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信仰坚定,作风优良的村级干事服务队伍。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陈婷婷




责任编辑: 胡晓 编审: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