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2023贵州省大数据专项资金”“贵州省赋能创新大数据基金”;
申报安顺经开区2021年车城片区二期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申报高技术示范工程等3个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
一个个申报项目背后,是安顺市经开区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政金企”凝心聚力,谋项目、报项目、扶项目,同心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
政府主导谋支持
如何抢抓重大机遇?如何交出优秀答卷?经开区理清思路,树立“项目为王”和大抓项目的鲜明导向,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不放松,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为双组长,各副书记、主任为副组长,各单位(部门)及镇(办)、新型社区主要领导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为贯彻落实好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们以规划为引领,科学精准谋划项目,积极向上申报资金,向外招商引资,领导带队跑,部门主动跑,全区上下形成了跑项目、招项目、服务项目的浓厚氛围。”经开区经济发展工作部党委委员陈泽浩介绍。
吃透政策,把握投向,是项目上报的基础。为做好基础性工作,经开区不断加强与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上级资金投向,第一时间获取政策信息并及时送到企业手中。
陈泽浩告诉记者,按照中央、省和市资金投向、项目申报要求,着力与在建、拟建项目抓好对接,认真梳理各类申报材料,查漏补缺,完善项目手续,在各级政策出台后,立即组织上报,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抢占先机。
经开区住建局到项目施工现场协调解决问题
当前,经开区项目争资共获批4862.43万元,老旧小区改造建设、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幺铺镇机耕道及道路建设、牛蹄关文化养生建设、贵州百灵技能扩改、集中连片供水建设、“智慧安顺”数字生态云平台及智慧城市行业应用等一批项目获批。
金融发力补短板
“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对全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作为金融部门,我们找准金融支持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充分发挥金融的‘源泉’和‘血脉’作用,确保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顺利推进。”经开区金融办主任罗莉说。
为积极搭建“政金企”融资对接平台,今年3月,经开区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组织了2022年春季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联合南马村镇银行邀约区内21家企业参加。
“对接活动对企业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一方面,企业很需要资金支持,一方面,企业并不相信主动上门提供借贷的金融机构,而融资对接平台活动是由政府部门组织的,很有公信力。”安顺市半个兵户外运动有限公司总经理严春平说。
“融资对接平台活动是政府靠前发力,主动作为的具体体现,成效立竿见影。在疫情影响下,很多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急需资金支持,而南马村镇银行正是为这些小微企业提供信贷的金融机构。参加融资对接平台活动后,不但让企业对我们银行增强了信心,也扩大了银行的影响力。”南马村镇银行行长夏天说。
“围绕融资需求,我们积极鼓励辖区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在授信合规的基础上简化授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实现资金投放。积极探索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提升产业链运行效率,提高产业链的融资可行性,降低融资成本。”罗莉说。
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的举行,拟融资规模共计约14.7亿元,签约金额约10.65亿元,成功搭建了企业与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桥梁,加深了企业跟银行金融机构双方的联系,让企业熟悉金融机构的贷款政策,让金融机构对辖区内各企业贷款需求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跟踪服务保成效
申报项目、申报资金是开始,全程跟踪服务抓落实是关键。
经开区工贸局相关负责人深入辖区企业了解经营状况
为全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落实“六保”,实现“六稳”,打造良好的项目推进机制,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着力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各种困难,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开区于今年2月印发了《“双服务”工作方案》,明确由工管委主要领导牵头,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点对点服务区内上百家企业及各领域,以经发局、工贸局、住建局三家部门为主要服务责任单位,对165个项目(企业)的服务进行细化,责任到科室。
通过领导干部下沉企业,互相沟通协作,为项目在手续审批、材料、用工、生产、销售等环节提供了最优质快捷的服务。
“为服务好项目,经开区工贸局落实‘项目为王’的理念,认真做好工业领域项目谋划、储备和申报工作,切实把项目建设和企业服务作为抢抓政策机遇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经开区工贸局副局长王剑告诉记者,“我们定期联系走访企业,加大要素保障,全力解决项目建设遇到的难题。今年以来,经开区工贸局到百灵集团、黄果树中央厨房、南风日化等7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
同样作为主要服务责任单位,经开区建设发展工作部建立了部门班子联系包保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工作制度,深入项目和企业做好调研,及时发现问题,为企业提出对策和建议,为统筹全区重大项目建设全盘工作和科学决策当好参谋。经开区建设发展工作部党委委员刘康勇告诉记者:“当前,我们主抓项目建设、社会稳定、民生保障、城乡改革等事关全局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对项目建设领域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和多角度剖析论证,提高出思路、出对策的能力,积极协调市区各部门帮助企业完善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在攻难关、破难题上取得新突破。”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罗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