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学术求真知 钻研探索促发展——记首届“安顺杰出人才奖”提名奖获得者孟凡松

2022-07-14 17:50:56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近日,记者来到安顺学院省级人文社科基地,孟凡松正带领昆明理工大学的老师们参观,并对屯堡历史文化进行讲解。

从小喜欢历史的孟凡松,2009年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博士研究生毕业后,2010年3月到安顺学院任教,长期坚持专业领域科学钻研,坚持一线教学工作。作为一个湖北人,却慢慢对安顺当地的屯堡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孟凡松在明清史与屯堡文化研究方面有较深造诣,也取得重要成果。

image.png

“学术研究首要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更要专家密切联系群众。”孟凡松说,作为人文社科研究工作者要以实践为基础,以生活为源泉,以群众为依托,面向社会,深入群众,扎扎实实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努力从人民群众广阔而丰富的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汲取思想养分,提出真知灼见,创造学术精品。

深入钻研,成果显著。孟凡松在明清卫所制度研究领域先后发表《赋役制度与政区边界—基于明清湘鄂西地区的考察》等系列论文,较早指出清代卫所归并州县之后的存在形态问题和不同类型政区之间围绕赋役制度而发生的空间冲突问题。在贵州地方史方面,主要利用明清贵州地方志中的“星野志”对贵州的政区空间表达和地理认同进行了研究,有关研究成果历获贵州省级及厅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卫所历史与屯堡文化研究方面,要求打通“卫所”与“屯堡”研究通路,并提出“官军二籍”、局部履历研究等具有创新价值的观点及研究方法。近著《明代卫所选簿校注》(云南卷、贵州卷)是明代卫所与屯堡文化研究方面的代表性作品。

image.png

谈到是否在屯堡历史研究中遇到过困难和瓶颈,孟凡松告诉记者:“屯堡民间文献的收集整理没有系统的梳理,研究时缺乏线索,只能深入实地做调研,但作为高校教师,还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慢慢探索。”

对于怎么克服困难的?作为安顺学院教授、安顺学院省级人文社科基地主任、安顺市社科联第二届委员会兼职副主席、贵州省屯堡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明史学会会员、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副会长的孟凡松在采访中这样回答:“要做好一个研究者,首先要做好一个优秀的学者。学术和管理这两者往往很难兼顾,但我却很想把两者都兼顾好、做好。多年来,科研时间都是见缝插针、集腋成裘给挤出来的。”

在教学中,孟凡松把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研究经验融入课堂,鼓励和指导学生在学术研究中不断开拓视野,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在深入学习掌握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既有成果的同时,质疑和挑战传统观点,力求在这些质疑与批判、讨论与交流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研究的能力,促进学术新视角、新观点形成,在学术研讨中寻得真知。

“孟老师在学术上非常严谨,对学生要求特别严格;在生活上又非常关心学生,喜欢与学生交流。受他的启发,对历史文化越来越有兴趣了。”去年毕业后就留校做科研助理的杨珍如此评价孟凡松。

基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成绩,2022年6月,市委市政府授予孟凡松首届“安顺杰出人才奖”提名奖。孟凡松说:“这份荣誉是对我这些年研究的肯定,作为一名老师,也是一名历史学术研究者,将继续做好本职的教学工作和学术钻研,在探索中求进步促发展。”(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胡典)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