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岭自治县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以提升人文关怀和贴心服务为抓手,在全县建设了75个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为环卫工人、外卖送餐员、邮件快递员、出租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解决喝水难、热饭难、如厕难等日常遇到的实际难题。
在关岭自治县民族广场上,环卫工人伍明江清扫完自己负责的街道后,走进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里接了杯水连喝了两大口,坐到了沙发上歇了歇脚。
“下雨能躲雨,天晴能乘凉。驿站里面不仅有水喝、能热饭,还可以看电视、读报纸,环境卫生整洁,大伙干完活就来这里休息,好着哩。”提及当地政府建设的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伍明江连连夸好,频频点赞。
伍明江告诉记者,在没有建设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之前,天冷了没地儿取暖,天热了只能在街边树荫下坐着休息,有时从家里带了午饭,忙完饭凉了就凑合着吃,现在有了服务驿站,对环卫工人来说就像家一样温暖。
在细微处见真情才能让城市充满温度。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的建设是广大户外劳动者的重要后勤保障基地,体现了社会对户外劳动者的尊重、关心和关爱,切实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户外劳动者驿站是县总工会联合人社、城建等部门共同打造的劳动者服务站,旨在为广大户外劳动者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各种贴心服务,传递的是一种温暖、一种尊重,也使得整个城市文明程度得到了提升。”该县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袁鸿告诉记者,下一步将提升服务能力和范围,定期或不定期对驿站进行跟踪管理,及时补足需求,根据区域或人流,整合资源,优化驿站布局,完善服务基础设施,更好地为可敬可爱的劳动者服务,让社会充满温情,让城市更有温度。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