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安顺市教育工作发展综述

2022-08-10 09:31:33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从“一个都不能少”到“家门口的好学校”,一直以来,安顺市始终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教育事业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等方面成效显著。

截至目前,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2.79%,普惠性幼儿园比例93.57%;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7%;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5.19%;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97.8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5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01%。宽带网络“校校通”100%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全部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基本消除,小学、初中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

一组组数字浓缩着教育系统接力攻坚的艰辛历程,一个个成果更是全市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关岭自治县综合性高级中学

关岭自治县综合性高级中学

办学条件逐渐完善

走进关岭自治县综合性高级中学,干净宽阔的运动场、美丽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映入眼帘,楼内每一个教室都配备了新型的多媒体设备,老师生动翔实的讲解与形式多样的多媒体结合起来,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

“以前我们学校只有一栋小的教学楼,面积狭小,只有四百多名学生。现在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校生已经有4288人了。”看着学校眼前的改变,关岭自治县综合性高级中学心理课老师谢芳感慨道。

在2016年之前,关岭自治县综合性高级中学只有一栋低矮的教学楼,同学们的活动场地十分狭窄。2015年8月,关岭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投资3.35亿元新建关岭综合性高级中学新校区。校舍面积扩建到现在的120余亩,科学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心理疏导室,各种功能室一应俱全。

关岭自治县综合性高级中学上计算机课

关岭自治县综合性高级中学正在上计算机课

关岭自治县综合性高级中学这个“小窗口”,透出的是安顺市近年来对于教育基础设施工作的努力。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现代化多媒体设备、网络教学;从砖瓦房、泥土地到高标准教学楼、塑胶操场。学生逐渐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

为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我市大力新建、改扩建各类学校,对我市所有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进行了提档升级。目前,教育信息化项目累计投入资金6.3亿元,全市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100%全覆盖,网络带宽速率达100M以上。

新的教学环境、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这些孩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向学之心更加坚定。

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老师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老师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教师队伍不断优化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抓好教育,必须要首先解决好“人”的问题。

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历史备课组长滕文明就是2015年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到第一高级中学就职的。

“在一中上班以来,学校实施‘老带新’举措,给我安排了有经验的老师指导我,让我在教学业务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学校也经常外派我们年轻教师去参加各种培训。”腾老师来到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以来,在学校及教育部门的关心下,结合自身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一名年轻教师成长为历史学科的优秀教师。2020年9月,滕文明代表贵州省参加第五届中国好教育“同课异构”全国冠军总决赛荣获历史学科一等奖。

滕文明在我市教师队伍中并不是特例。近年来,我市严把教师入口关,通过公费师范生录用、特岗教师招聘、人博会人才引进、社会公开招聘、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

目前全市有各类专任教师3.49万人。近五年,全市认真抓好“国培”“省培”计划参训教师的选派工作,共培养贵州省特级教师87名,省级教学名师49名,省级骨干教师308名,省级乡村名师150名,乡村教育家培养对象14名,市级教学名师120名,市级名班主任10名,市级骨干教师1550名,市级教育信息化骨干教师48名,市级乡村名师99名,市级乡村骨干教师68名,市级“教坛新秀”1056名。其中,2021年新增省级骨干教师51名,“黔灵名师”10名,新评选认定市级骨干教师180名,市级教坛新秀256名。

新鲜血液源源不断的补充,教师队伍的持续壮大,为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前行的强劲动力。

安顺市第五小学学生在农耕基地翻土种菜

安顺市第五小学学生在农耕基地翻土种菜

“五育”融合深入推进

在安顺市第五小学,下课后,篮球、舞蹈、书法等社团活动正热火朝天的展开。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让学校课后服务变得更加精彩,在留得住学生的同时,也让家长满意放心。

“这学期我们的作业不仅减少了,做作业的速度和质量也更高了。节省出来的时间可以学书法打篮球,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活动,做点自己喜欢的事。”课后正在练字的学生臧芷萱说。

“‘双减’政策减的是学生沉重的作业负担,增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学校一直以来坚持应教尽教,不断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希望让学生减少参加校外培训需求。”安顺市第五小学校长贺兰英表示,课后服务充分体现了办学特色,全力挖掘老师潜力,努力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推进“双减”政策落地,其目标是进一步校正教育发展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直以来,我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积极开发利用德育校本课程,重点围绕夯实课程育人、重视劳动教育、管好德育阵地、关爱重点人群、强化活动育人等任务,建立完善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推动“一校一案”。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坚持将体育列入中考项目,注重教体结合,完善训练和竞赛体系。深入推进校园足球,建立校园足球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广泛开展市、县、校三级校园足球比赛,截至目前,我市国家级校园足球示范校54所。2019年市民中荣获全省校园足球三级联赛女子组冠军,实现我市校园足球的重大突破。通过体育运动以点带面、以赛促训,全面深化体教融合发展,

大力开展美育工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提高人文素养,我市选送的《传承文化的地方课程建设——安顺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探索与实践》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评选中获得一等奖。成功承办全省教育系统学生交响乐团建设成果展,举办安顺市音乐技能比赛决赛暨展演活动。加强学校少年宫阵地建设,把学校艺术教育推向深入,全市共建有乡村学校少年宫95所、城市学校少年宫43所。2020年,启动全市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组织内容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建立一批校内外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进一步树立学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念。

安顺各校展现出“五育并举”的新气象。

关岭岗乌镇纳磨村纳卜小学学生正在上课

关岭岗乌镇纳磨村纳卜小学学生正在上课

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发展得怎么样,既要看城市,更要看乡村。

“现在我们不用特意把孩子送到县城、乡镇读书,村里的学校发展越来越好,也可以满足孩子上学需要。”关岭自治县岗乌镇纳磨村村民杨山的孩子就是在村里纳卜小学就读,说起村中教育环境的改善,杨山非常欣慰开心。

“这所幼儿园今年1月招生的时候我去看过,活动室、睡房、卫生间一体化,钢琴、空调、崭新的课桌、各项玩具、儿童床等文体用品、生活用品都配套到位,我很满意。”平坝区夏云镇第二所公立幼儿园,也是2021年“十件实事”改扩建教育工程项目之一,家住幼儿园附近的李云表示终于可以让孩子就近入园,方便了很多。

“上学难、上好学更难。”“农村小孩想上个好学校,要跑到城里。”一直以来,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曾严重制约了我市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步伐。

平坝区夏云镇第二幼儿园

平坝区夏云镇第二幼儿园

近年来,我市严格实施义务教育“就近、划片、免试”入学制度,城镇挤、农村弱,“择校热”等现象得到初步缓解。坚持义务教育全覆盖,着力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目前,全市现有幼儿园746所,小学434所,初中132所,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97.80%,小学、初中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生2489人,“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98.77%;普通高中29所,在校生5.1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0所,在校生2.42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55%。全日制本科院校1所,高等职业院校2所,广播电视大学1所,高校在校生2.5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01%。

“现在学校建得越来越好了,经常听我们小孩兴奋地说起学校里各式各样的新设备,看到他们学习兴趣更浓厚了,我们都高兴。”学生家长张鸣明说道。

“作为一名家长,我觉得咱们安顺现在各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环境都很好。我们把孩子放在家门口的学校上学很方便,孩子学习成绩都还不错,我们家长也很放心。”学生家长王意说。

无论是在偏远山村还是繁华都市,孩子们幸福的笑脸、老百姓真切的获得感,都是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普通高中教育向纵深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形成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民办教育等结构完整、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好学校”遍布百姓家门口……

如今,安顺教育事业驶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启教育现代化新征程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罗野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