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家种植了70亩烤烟,整个采收期结束后,预计我家能有28万元的毛收入。到时我准备在烟田里再种上了蔬菜或者中药材,只要管护得当,又是一笔可观收入。你瞧,根本不用出去外面打工,在土里刨金也能过上好日子。”平坝区十字乡十字村烟农桂国江高兴地算着这一季自家的烤烟经济账。
分级区
6月份后,十字乡的3830亩烤烟逐渐进入采收期。8月12日,记者走进十字乡烟叶收购线看到,在做好信息登记后,烟农把烘烤好的烟叶有序称重,随后有专人把烟叶送到分级区,在分级区,85名女工分级员各司其职,仔细筛选把关手中烟叶;打包员将分检好的烟叶放入篮中进行整理,分级、质检、打包,从称重处信息查询排号终端、分级区工人手中的手持扫码枪到一键上传交售情况农户实时收到烟款……数字化操作环环相扣,相互配合,高效衔接,一派忙碌的收购画面呈现眼前。
“十字烟叶收购线今天正式开始收购烟叶,同时也是平坝区四条收购线中最早进行收购的。今天预计能收100担的烟叶。今年整条收购线预计收购烟叶1.1万余担,总体来看今年的烟叶长势不错,对于烟农来说,又是一个丰收年。”十字乡烟叶收购线站长李从勇说道。
田间地头,一片片承载着烟农增收致富梦想的烟叶逐渐成熟泛黄,烟农们干劲十足,抢抓好天气,采摘、装篮、搬运新鲜烟叶;烤房群里,烟农们正热火朝天地夹烟入炉,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赶“烤”景象。“今年我们改造了青山村唐家田烤房群10座新能源生物质燃料烤房,这大大的节约了人工成本,也给烤烟生产环节增添了不少环保元素,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将烤房群的24座烤房进行改建。”李从勇说,通过推广生物质燃料烤房、烟夹等减工增效装备,十字乡逐步建立节能减排、低碳精准、减工降本的烘烤技术体系。
85名女工分级员各司其职,仔细筛选手中烟叶
从烟地深耕翻犁、育苗、起垄、移栽、田管、采摘、烘烤、收购,平坝区烤烟利民合作社可谓是“全程参与”,作为区烟草公司旗下的、全区唯一的烟草专门化合作社,该合作社有专业的育苗、机耕、采烤、收购等专业队伍,种植户可采用自行组织的队伍进行生产,也可以采用烤烟利民合作社专业生产队伍进行生产,解放烟农双手。“采收、烘烤每炕烟的七八天,种植大户可采用合作社专业工人进行采烤,这个过程不仅解放种植大户的双手,且合作社组建的专业化队伍也从中得到稳定的收入保障。”据李从勇介绍,在烟叶分级收购阶段,各条烟叶生产收购线就地培训前来报名的农户,实行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种植大户只知道在家粗分、打小捆到烟叶站,各个烟叶站点都有专业的收购人员负责专分散收,分级收购过程,收购线按照烟叶等级、质量进行分类,每斤烟叶按照一定数量资金作为专分散收人员的人工工资,增加了周边农民的生产收入,提高一方发展烤烟的生产积极性。
生产各个环节的有条不紊是十字乡在探索建设烤烟产业综合示范体成效的一个缩影。2020年1月,十字乡烤烟综合示范体正式成立,它是国家烟草专卖局为积极融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局,评定的当年全国重点建设的51个行业示范综合体之一。
金黄的烤烟香味扑鼻
据悉,整个综合示范体主要建设区域为1850亩,重在依托青山村本地烤烟产业优势,打造以烟为主、产业配套、多业融合的现代化农业坝区。
“坚持以烟为主,突出烟叶转型升级和烟农持续增收,通过‘烟蔬轮作’、‘烟药轮作’‘烟稻轮作’等种植模式,多渠道、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推动了烟叶生产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据十字乡政府烤烟管理负责人吴道举介绍,近年来,十字乡紧紧抓住烟田、烟农、平台、产业等核心问题,通过流转土地、优化生态、搭建平台、稳定产业等补齐烟区发展短板,巩固烟叶产业支柱地位,发挥烟叶产业链条完整、资源集聚的优势,辐射带动烟区非烟产业发展。
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核心在于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烤烟综合示范体建设过程中,平坝区和当地烟草公司紧紧抓住“产业融合”这个“牛鼻子”。在十字乡烤烟综合示范体这张“蓝图”上,制定了“烟稻轮作”“烟蔬轮作”等种植制度,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烤烟、水稻、蔬菜种植为主的春季种植,和以黄瓜、甘蓝等短时蔬菜种植为主的种植产业共生模式。
“‘烟稻轮作’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农作物的病虫害,增加产出效益,‘烟蔬轮作’则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吴道举介绍,在烤烟综合示范体内,通过统筹安排轮作区,形成相对固定的种植制度,既稳了粮食生产,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吴道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农户的土地如果仅仅种植蔬菜,那么一亩一年总产值最多也就是3000至4000元,且蔬菜价格不稳定。如果将这块土地流转出来用作“烟稻、烟蔬轮作”,那么这块土地一年的总产值至少6000至8000元以上,土地能实现产值翻番,同时将土地流转出来的村民可以到合作社务工,有效实现了剩余劳动力就业。流转出土地的农户做工收入也会远远超过种植蔬菜或其他经济作物的收入。
新能源生物质燃料烤房群
除此之外,通过整合财政与烟草管护资金,十字乡持续改建维修烤烟烤房和育苗大棚。围绕各产业农艺环节要求,配置拖拉机、微耕机、覆膜机等通用农机,构建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烟草的设施、设备资源是可以和大农业共享的,可以利用烤房开展菌菇培育,利用育苗棚闲置期开展特色菌蔬种植,也可以向烤烟合作社申请专业化服务。”李从勇介绍说。
在烤烟产业和配套产业生产全过程大力推广土壤保育、绿色防控、清洁生产、低碳循环等绿色生产技术,构建了烟区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体系。“无论是烤烟产业还是非烟产业,无论是资源还是技术,归根到底是要树立‘综合体内一盘棋’的融合理念,以此来助推大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李从勇说。
优化产业生态,推行绿色生产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色青山。
“产业规划和发展是综合示范体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具体规划上,我们高标准建设基本烟田,因地制宜做好产品选育文章,通过‘烟稻’‘烟蔬’和‘烟药’等组合轮作,提高基本烟田、基础设施利用率,促进多元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李从勇如是说。
“经过这两年来的探索与思考,十字烤烟综合示范体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对应合作社也得到稳步发展,在收获经验的同时,也认识到一些不足。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政府引导、烟草推动、多方共建共享原则,按照‘稳定烟区、完善设施、配套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培育先进生产方式’的总体要求,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做优做强做稳烟叶主业,科学发展多元化配套产业,整合资源要素,汇聚多方力量,统筹推进烟叶产业综合体建设,努力增加土地产出率,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实现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的目标。”吴道举如是说。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桂传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