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笔资金陆续投入,一个个项目落地见效,一项项民生实事惠及城乡群众……2021年3月,广州市南沙区与安顺市紫云自治县结成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以来,两地在农业产业、医疗卫生、劳务培训、人才交流、消费与民生等方面深度协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促进了乡村振兴。
东西部医疗协作“师带徒”
医疗协作惠民生促健康
2021年3月,广州市南沙区与安顺市紫云自治县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开启后,根据东西部协作帮扶工作部署,同年8月25日,南沙区卫生健康局派出第一批共七人的“组团式”帮扶团队赶赴安顺开展医疗卫生帮扶,其中潘敏杰、莫金雪、黄捷淳、何文娟分别被派到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皮肤科、口腔科、影像科四个科,作为粤黔协作安顺工作组成员之一的潘敏杰挂职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开启了南沙区与紫云自治县的东西部医疗协作帮扶工作。
此后,潘敏杰带领着南沙医疗帮扶团队以“紫云所需,南沙所能”的宗旨,按照“少而精、多层次、组团化、易见效”原则,以开展手术示教、查房、病历点评、专题讲座等方式,并在多专业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全面提升紫云自治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医疗健康服务。
倾囊相授,传递经验,以授人以渔为理念打造永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南沙帮扶团队与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组建的“跟学班”结成“师徒”对子,以一带一、一带多等方式,从接诊、治疗、入院过程,不断给医护人员讲解、分析、总结相关环节操作要领,不断完善服务和诊疗流程带教。并通过开展病历点评、专题讲座等方式,将国内外一些最新动态、新诊断、新思维及新技术传输给医院的医护人员,截至今年7月,举办各类学术讲座7次,业务培训46次,培训1449人次。
为打破县域急救能力有限困境,潘敏杰对症下药,通过开展急救医疗人才培养、优化县域急救医疗流程、运用信息化手段等,在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新构建了严重创伤患者院前信息化快速救治体系。该体系分为院前、急诊、综合救治3个环节无缝对接,各科室因“病”联动,整体救治时间压缩了一半以上,极大减少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自去年10月以来,严重创伤者院前信息化快速救治体系已成功救治720多位创伤患者。
拓展帮扶领域及帮扶方式。南沙区卫生健康局先后安排区内7家医疗机构与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紫云自治县妇幼保健院及13家乡镇卫生院签订帮扶协议。
自南沙与紫云开展医疗协作帮扶工作以来,通过帮扶专家的努力,在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共开展了口腔种植修复术、超声骨刀口腔外科技术、口腔电刀软组织切除整复技术、氦氖激光治疗术、高频电灼术、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术、冠状动脉CTA检查术、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等八项新技术,促进了紫云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东西部协作支持资金建的大宗茶加工厂机械设备
资金支持助发展促增收
走进猫营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车间,机械不停运作,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有序作业。在自动化蜂蜜加工生产线生产车间,工人们协调搭配,将蜂蜜原料通过机械粗滤、融化、二次过滤、真空浓缩、冷却、装罐、检验、贴标签、打包装箱,通过精深加工后的蜜糖纯度更高、品质更好,很受消费者青睐。
去年,南沙、紫云两地为深化东西部协作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在南沙区提供的500万元资金支持下,紫云在猫营工业园区标准厂房里建成蜜糖、贡菜、菜籽油、佛手瓜饮品、腊肉制品等五条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促进紫云林下蜂、贡菜、花猪、油菜、佛手瓜等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同样,紫云自治县坝羊镇是全市唯一的“生态茶叶之乡”,也是省级“生态茶叶示范园区”,目前,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近4万亩。但每年除了采摘春茶外,因没有加工大宗茶叶的大型生产设备,夏秋茶产量较低、效益较差。
去年,南沙区支持坝羊镇1100万元资金,在该镇农民工返乡创业园闲置厂房建成大宗茶叶加工厂,有效解决夏秋茶的加工和销售问题,进一步促进农户增收、企业增产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此,坝羊镇去年冬还从遵义市湄潭、凤岗等县请来茶园“理发师”,对茶园树冠进行冬季管理和标准化修剪,达到夏秋季机械化采摘技术规格。光是开展夏秋茶采收,每亩茶园可给茶农带来3000元新增收入。
“大宗茶叶加工厂,填补了坝羊镇大宗茶叶生产的空白,有效解决了手采茶青量小,茶青资源浪费的问题。”坝羊镇党委书记班兴坤说,从产值方面来看,每年每亩可实现机采茶5次,可采茶青2000斤,实现亩产值2400元,经济效益愈发明显;从实现务工增收方面来看,平均每人每天可采茶青600斤,按照0.4元1斤计算,可实现日增收240元,带动农户增收效益日益突出。
据广州市南沙区挂职紫云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范献强介绍,去年,广州市援助紫云自治县对口帮扶财政资金5999.6万元,安排实施项目47个,项目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今年,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广州共计到位财政援助资金6120万元,计划安排项目53个,其中广州市级财政援助资金5000万元,南沙区级财政援助资金1120万元,为紫云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另外,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帮扶资金550万元。
东西部协作“粤菜师傅”培训
人才交流与劳务协作加深
2021年,广州市南沙区选派3名党政干部、20名专业技术人员到紫云自治县挂职交流工作;紫云自治县选派1名党政干部、10名专业技术人才到南沙区挂职交流学习。
今年1月,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董可率队到紫云自治县开展调研对接。6月,紫云自治县委书记黄浩洋率队赴南沙区开展调研对接,同时,紫云选派28名后备校长到南沙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交流学习,两地交流互访不断加深。
“这次到南沙区湾区实验学校交流学习,让我发现南沙区的教育教学不仅重视孩子书本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孩子自身能力的培养,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拓宽了我们山区教师的视野,让我受益匪浅。”在南沙区湾区实验学校交流学习的紫云第一小学校长张丽萍如是说。
“紫云民风淳朴,群众热情好客,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希望尽力而为之,能为紫云人民做点实事,那是一种荣幸。”广州市南沙区挂职紫云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的范献强如是说。
8月11日,由广东省人社厅、贵州省人社厅主办,广州市人社局、安顺市人社局协办,南沙区人社局、紫云自治县人社局承办的安顺市2022年东西部劳务协作巡回招聘会在紫云自治县云岭街道城东社区举行。此次活动共有100余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岗位涉及普工、电工、焊工、文秘、机修工、生产主管等20余个工种,现场促成300余名求职者达成就业意向。
南沙、紫云两地在开展劳务协作工作中,为促进就业质量提升,广州市南沙区充分发挥“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作用,帮助提升稳岗就业技能,支持紫云群众就业增收。
今年春季,紫云东西部协作“粤菜师傅”培训班在紫云民欣职业培训学校开班,来自紫云各乡镇(街道)的45名学员参加培训,30名学员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方式通过现场测评,并为其推荐了就业岗位。
一年多来,两地通过举办东西部劳务协作培训班12期,共计培训农村劳动力566人,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170人,帮助劳动力实现就业人数586人。
去年以来,广州市南沙区组织安排13家单位结对帮扶紫云13个乡镇(街道);安排32家单位结对帮扶紫云53个原深度贫困村、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在南沙区结对帮扶的基础上,广州市城投集团叠加帮扶紫云3个镇6个村。
另外,在东西部消费协作方面,紫云农特产品借助广州市南沙区的销售窗口,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巨大消费市场前景,通过线上交易和线下展销同步,变产品为商品,让东西部协作地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农特产品供应基地之一。截至目前,东部省份采购、帮助销售西部结对省份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业品销售额达2亿元,涉及茶叶、红芯红薯、蜂蜜、紫松茸、面条、山苍子系列产品、油茶等近20种农产品,助力紫云农特产品“出山入湾”。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上一篇:
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到关岭开展农业科技服务
2022-08-17
下一篇:
紫云:奋楫扬帆再出发
202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