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旱改水”改出丰收田

2022-09-26 15:45:50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今年以来,紫云全县共实施“旱改水”面积5300多亩,涉及全县13个乡镇(街道),通过把旱地变成水田,实现了粮食增产土地增值。

格凸河镇坝寨村“旱改水”获丰收.jpg

格凸河镇坝寨村“旱改水”水稻获丰收

9月23日,该县格凸河镇坝寨村坝寨组“旱改水”梯榜田里欢声笑语,村民们正忙着收割水稻。

“政府帮助我们把旱地变成水田,第一年就迎来了丰收。”坝寨村民姚忠琴说,她家“旱改水”面积5亩,从水稻收割情况看,亩产能达1000斤。

格凸河镇党委委员王君珺告诉记者,格凸河镇共实施“旱改水”面积420亩,目前水稻收割已经完成了30%,亩产量在800斤至1000斤。

场打联的“旱改水”获丰收.jpg

猴场镇打联村“旱改水”水稻获丰收

随后,记者来到猴场镇打联村平土组,镇村两级工作人员正在对“旱改水”水稻进行产量评估。

“今年,实施‘旱改水’的稻田,平均每根稻穗有280粒稻谷,亩产应有1100斤。”打联村支书杨光忠蹲在田埂上数了数几根稻穗说,打联村平土组水资源较好,“旱改水”后的稻田收成有保障。在土地利用上,实现从种植玉米到栽插水稻的转换,让农户实现增产增收,吃上自家种植的大米饭。

“我家‘旱改水’面积3.24亩,保守估计可收割3000斤稻谷,可加工2100斤大米。”打联村村民龚小香说,一直种植玉米的旱地改成了水田,让她们实现了从买米吃到吃自己种植的大米的愿望。

白石岩乡“旱改水”水稻丰收.jpg

白石岩乡“旱改水”水稻丰收

作为紫云“旱改水”面积较大的白石岩乡,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站在白石岩乡幸福园村磨茹坝组“旱改水”梯榜田上,秋风吹拂,阵阵稻香拂面而来,沁人心脾。

“旱地变水田,让我们吃上自己承包地里种植的大米饭。”幸福园村村民李树香说,政府不仅帮她们把旱地平整成水田,还帮她们栽插秧苗,她们管护一下就收割稻谷了。

“今年,白石岩乡共实施‘旱改水’面积1500亩,其中,幸福园村1192亩、干水井村300亩。”白石岩乡乡长谢清清说,目前,该乡“旱改水”稻田已开始收割,预计亩产量1200斤。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责任编辑:胡晓 二审:梁惠焜 三审:吴丹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