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 在“疫”线担当——走近安顺经开区抗疫一线的青春力量

2022-10-09 01:17:52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抗疫一线显担当,谱写青春正能量。

75A0EAA2-FAEB-47F5-BDB3-BC78D918BE50_IMAGE_4.jpg

  安顺经开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一个年轻又有担当的群体迅速奔赴抗“疫”一线,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这群人中,有医务人员、党员干部、在册志愿者,有公安干警、教职工、大学生,也有很多热心群众。

  在经开区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主动请缨、冲锋在前、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勇担重任,在核酸检测、秩序维护、人员排查、物资发放、卡口值守、宣传引导、后勤保障等方面倾尽全力,成为经开区疫情防控的“生力军”。

  10月8日,秋风瑟瑟寒意浓,记者走近这群奋战在“疫线”的青年,去零距离感受他们正在熊熊燃烧的“青春之火”。

75A0EAA2-FAEB-47F5-BDB3-BC78D918BE50_IMAGE_1.jpg

  “请大家排好队,保持两米距离,打开手机进入贵州核酸检测小程序……”10月8日中午,在经开区西航街道新阳村破木组核酸采样点,村支书助理邹朴不停对排队的村民喊话。

  从市政府办公室到村支书助理,如今,一年的农村工作经历让邹朴更加务实,并成了新阳村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选调生,防疫当前,我们更要冲锋在前,竭尽全力地完成各项防疫任务。”邹朴说。而这几天里,马不停蹄进行人员排查、防疫宣传、上门服务、卡口值守等就是他的工作常态。

75A0EAA2-FAEB-47F5-BDB3-BC78D918BE50_IMAGE_10.jpg

  10月8日下午两点,在安顺学院第一核酸检测采样点上,李天灵举着喊话筒,以时快时慢的节奏移步在篮球场上,不停地重复提醒前来参加核酸检测采样的学生:“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两米距离排好队,做好检测扫码准备……”

  李天灵是经开区高中美术教师、经开区在册志愿者。10月6日晚上看到经开区教育局党员志愿服务群发出的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信息,就主动报了名,第二天早上九点到岗,参加防疫志愿服务。“站了、跑了快两天,腿有些酸,但我年轻,又是一名青年党员,能坚持到疫情结束的最后一刻。”

  安顺学院后勤工作人员郭晓10月5日凌晨接到学校“返校指令”,他简单将情况告知正在镇宁自治县某隔离酒店提供防疫医疗服务的妻子,将两个幼子交给老人照管,便迅速驱车返岗。

75A0EAA2-FAEB-47F5-BDB3-BC78D918BE50_IMAGE_0.jpg

  郭晓选择到学校核酸检测采样点位上参加防疫志愿服务,平均每天要站6个多小时。除了反复进行常规的防疫宣传,他还会用自己的手机帮助一些教职工家属、退休教职工提前做好核酸采样个人信息绑定,甚至带着行动不便的人走“绿色通道”,让他们尽快完成采样。

  作为一名青年医生,安顺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务人员罗青主动请战参加抗疫服务,负责核酸样本收集转运工作。在三合苗寨核酸样本转运点,她说:“我是医务人员,疫情防控我职责所在,再苦再累再危险,我也在所不辞。”

75A0EAA2-FAEB-47F5-BDB3-BC78D918BE50_IMAGE_8.jpg

  “我每天负责及时将三个核酸采样点的核酸样本送到转运点,再由其他人将样本从转运点送到检测室。每趟转运我们自身至少要做4次消毒,以确保核酸样本安全抵达检测室。我们的工作就是与时间赛跑,和病毒比快,时间紧、任务重。”罗青说。

  核酸样本转运,车辆保障是关键。作为安顺首汽网约车平台驾驶员,青年金超和杨芸芸主动报名,加入平台由22人组成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车队,负责与医务人员一同转运核酸样本,让青春芳华在防疫一线如花绽放。

  他们不辞辛劳,每天打起精神载着医务人员一次次往返,出发、返回细心做好自身二级防护,早、晚不厌其烦穿脱防护服,只为将一批批核酸样本安全送达目的地。“参与这次转运任务,为疫情防控作贡献,是一件很有意义事。”杨芸芸说。金超接过话茬道:“疫情不退,我们坚决不退。”

75A0EAA2-FAEB-47F5-BDB3-BC78D918BE50_IMAGE_5.jpg

  青春无悔显担当,传递战“疫”正能量。正是这群活跃在“疫”线的安顺青年,为切实保障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以冲锋者姿态、守护者身份,在一线汇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用青春和热血彰显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综合报道组

责任编辑:顾宇 二审 李隽 三审 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