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高扬奋进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安顺组织工作综述

2022-10-14 10:05:15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按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组织工作的回放键,响起的是一曲曲余韵悠长的乐章,呈现的是一幅幅引人入胜的画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组织系统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向中心聚焦、向大局聚力,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组织工作在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示了新作为、彰显了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安顺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党的政治建设更加有力

真学真信,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我市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抓实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创新“1+10”举措,得到省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建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个一”机制,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通过主体班、专题研讨班、各类培训班和讲座等培训党员干部152.2万人次。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制定出台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行闭环管理、清单调度,督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应对大战大考彰显担当

战“疫”战贫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近年来,面对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和新冠肺炎疫情“加试题”,全市组织部门充分发挥组织优势、集聚精锐力量,在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1312工程”,创新“帮村书记+第一书记”的“双书记”驻村帮扶模式,得到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专题报道。目前全市在派驻村干部1881名,2012年以来,累计选派驻村干部3.8万人次到一线攻坚。通过“五抓五强”模式建强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开展“组团式”帮扶,实施“六个一百行动”助力攻克深度贫困最后堡垒,市委组织部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聚焦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制定农村、社区等6个领域抗疫指导清单,创新“六个一”措施关心关爱抗疫一线人员,发动3.9万名党员干部成立1400余支“党员先锋队”,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特别是面对2022年春节前新冠肺炎疫情,迅速组织12387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在隔离点、防控卡点成立1541个临时党组织,组建1480支党员先锋队,2天时间打赢防控主动仗。

基层组织建设出新出彩

全市组织系统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圆满完成第九至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村干部年龄、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城市基层党建联建三机制、国企党建“五个融入”,推进“五心社区·美好家园”建设,实施“红色引擎·活力企业”行动计划,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基层组织堡垒更加坚固。开展“领头雁实训+学历提升”工程,实施“村干部培育工程”,强化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层组织队伍力量更加强大。实施“四千工程”推动农村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村、社区活动场所改扩建三年计划,建立村干部报酬增长机制,增加村级办公经费,基层保障得到进一步夯实。以“党建+大数据+乡村振兴”为引领,开展数字化赋能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试点建设,探索构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格局。同时,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塘约经验”“兵支书”安顺党建新名片。

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全市各级组织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事业为上,选好用好管好干部,全市干部队伍展现新活力。高质量完成了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换届后县乡干部队伍年龄、学历、来源、专业各方面结构大幅提升。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落实好干部标准,不断健全落实干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五个体系”。强化政治素质把关,严格落实“凡提四必”“双书记签字”等要求,切实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发现出来、使用起来。聚焦高质量发展需要,组织开展干部专项调研,强化结果运用,配齐配强各单位领导班子。聚焦“四新”“四化”、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深入实施“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举办项目谋划储备专题培训班、产业大招商、优化营商环境等各类专题培训班,培训各级领导干部9.4万余人。实施干部交流轮岗,推动干部上挂下派,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关键岗位培养锻炼、墩苗培养,干部履职能力得到提升。2012年以来持续选派400余名干部赴中央国家机关,以及青岛、广州等地和贫困乡镇、村挂职锻炼。深入整治干部队伍作风突出问题,推动干部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

人才集聚力度持续加大

全市认真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突出政策、需求、问题导向,着力创建平台、创新政策、创优环境,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研究制定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政策若干措施,从人才持卡服务、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等8个方面提出35条“硬核”措施,督促相关部门制定26个配套实施细则,着力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深入实施重点人才五年倍增行动计划,整合各类平台资源,深化东西部协作人才交流合作,探索实施“候鸟计划”,柔性引进广州等东部发达地区急需紧缺人才和专家团队。先后引进1139名高层次人才及急需紧缺人才到安顺工作,通过柔性引进的方式累计聘请105名市政府特聘专家。今年建立重点人才“蓄水池”,调剂100个专项事业编制,为全市企业和市属暂无空缺编制的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持续推进分层分类科学评价人才,开展首届“安顺杰出人才奖”评选,表彰入选者1名、提名者7名。开展激励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行动,组建市级农业技术专家服务团及专家服务工作组,组织全市农技专家深入基层一线,为特色优势产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建立“一事一议”会商、人才服务专员等制度,扎实抓好“人才日”系列活动,全社会爱才、惜才、敬才的氛围更加浓厚。成立安顺人才服务之家,推动市人社局等部门服务人员入驻办公,完成1000余名高层次人才申报,制发安顺优才卡和安顺人才服务卡。大力探索安顺人才“一码通”,建立线上人才服务平台,实现服务事项“码上办”、政策优惠“码上享”,畅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2021年底,全市人才规模总量约36万人。拥有国家级、省级专家9人,“百”层次和“千”层次人才42人。建成各类国家级、省级平台65家。

一组组鲜活的数字,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展现了组织工作的累累硕果,书写着新时代高质量“组工答卷”。全市组织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志争先矢志奋斗,努力谱写新时期组织工作新篇章。(安组宣)

责任编辑:宋爽 二审:梁惠焜 三审: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