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读书,我从大山走出去,最终我又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可以说亲身见证着家乡这些年教育的变化。你看现在,无论是教学条件还是学生的生活条件、精神面貌,都比我当年的条件好太多了。”田应涛如今是紫云自治县大营镇中学的一名物理老师,2008年他从贵州师范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大营镇,这些年,从求学到教学,他见证着家乡教育的变化。
山里娃的求学路并不容易,田应涛的家乡大营镇位于麻山深处,曾经,在大山层层阻隔下,这里交通闭塞、发展滞后,“贫穷落后”是这里的代名词。
因为贫穷,辍学成为当时的常态。“那时,读书无用,早早出来挣钱养家是当时很多人的想法,从小学到初中,人越读越少,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但田应涛的父母并不这么认为,家庭虽然拮据,仍想办法支持他继续读书,田应涛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待,初中成绩一直很优异。
随着年级升高,家里实在无力支持田应涛继续学业。对田应涛来说,继续求学的梦想就像麻山崎岖的山路一样坎坷遥远。
幸运的是,当时来支教的贾忠琴老师不想看着一个“好苗子”就这么放弃,三番五次去到田应涛家中走访,苦口婆心的说服了田应涛的父母。最终田应涛得以继续学业,结果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初中毕业后,田应涛考上了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
喜讯传到山里,田应涛的父母却高兴不起来。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对当时这个年收入仅有2000多元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家里根本没有余力再去供养一个高中生。
知道情况后,贾忠琴一边做田应涛父母的工作,一边自费到市里找到班主任和校长说明情况,最终说服学校免除了学费,还找来爱心人士资助他的生活费。田应涛考上大学后,靠着助学贷款、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和各种兼职,最终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现在不一样了,这十年来,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让许多适龄儿童有机会走上不一样的人生。” 田应涛感慨到,随着思想转变,农村的家长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还有各种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学生资助政策,对“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覆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逐渐成为现实。
回顾自己的漫漫求学路,在国家政策支持和社会帮扶下,田应涛最终走出了大山。“作为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人,我深知教育对改变个人、家庭、乡村的重要性。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现状,回报国家和社会给我的那些善意。”田应涛说。
于是,毕业后,田应涛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回到了家乡大营镇当了一名人民教师。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郭黎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