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龙通文:乡村公路畅通百姓“幸福路”

2022-10-14 15:41:02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一大早,猴场镇打啷村的超市门口,退休老人龙通文正准备搭同村的车去镇上赶场。“这几年我们这变化可太大了,道多了、路宽了,特别是进村路打通后,出行别提多顺畅了!” 龙通文的话代表了打啷村村民们的一致的看法。

打啷村位于紫云自治县最南部,脱贫攻坚时期,这里还属于一类深度贫困村,山高谷深,早些年,连一条通往外界的路都没有。“那会东西都靠肩挑马驮,有些路段就是悬崖峭壁,非常危险。” 说到以前出村的路,龙通文印象颇深。

油路修到了家门口

“我们这祖祖辈辈种植包谷,后来想发展蓝靛产业也困难重重。”山里道路不通,车子无法通行,外边的东西进不来,村里的东西也运不出去,村子一直没法发展,停滞不前。

到了90年代,村里修了一条通往乡里的土路,可土路坑洼不平,下雨天泥泞不堪,出行不便不说,位于大山深处,还容易发生危险。

直到2019年6月,县里扶贫队来村里开展帮扶工作时,结果遇到山洪,土路被冲断,车子进不来,扶贫队员只能靠步行来到村里。

IMG_6979

“昔日路过倒马坎,好比去过鬼门关,羊肠小道悬崖挂,眼花不敢向下看。”这是龙通文结合早些年村里道路现状做的打油诗。

2019年12月30日,对于打啷村的村民们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困扰村子30多年的交通问题解决了。

原来在脱贫攻坚驻村工作组到了村里后,全力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协调省交通运输厅投入项目资金1260万元,对贯穿打啷村的485乡道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今昔对比天地宽,坐上快车燕一般。” 为此,龙通文还特意写了一首打油诗,生动诉说路修好带来的变化。

IMG_7015

“以前我们这里到猫场,只能走路,最少也要一个小时,如果骑车,还要担心不小心就会摔到,现在路修好了,可以放心骑车了,时间也只要20多分钟。两个月就把这路修好,以前想都不敢想。”龙通文感叹道!

如今,沿着485乡道前行,从高处俯瞰,它蜿蜒于山坡之上,犹如一条飘带,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还成了这里的一道独特的“景观”。

打啷村的交通改善只是我市交通建设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十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农村道路改造建设力度,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30户以上自然村寨通硬化路,建成高速公路285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444公里,村村通水泥路3166公里,30户以上村民组通组硬化公路2684公里。2019年全市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149.4公里,位居全省第一,高速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4.5公里,位居全省第二。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郭黎潇

责任编辑:陈亮 丁望望 二审 梁惠焜 三审 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