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实施的新方案可算是帮了我大忙,等这笔200万元的贷款审批下来后我打算全部用来买牛,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把产业做优做大。”在关岭自治县普利乡马马崖村,当地有名的家庭牧场主卢长勇提及今年获得的惠农低息贷款扶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卢长勇创办的关岭牛养殖场
卢长勇口中所说的新方案,是该县关岭牛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今年为助推全县关岭牛产业发展所印发的《关岭自治县肉牛产业“六方合作”实施方案》。所谓的“六方合作”,即“政府推动、部门服务、龙头带动、养殖主体、保险赋能、银行放贷”,六方合力形成了立体、融合、闭环的发展新模式,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通、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的新局面,能够不断拓宽产业投融资渠道,破解肉牛产业“融资难、融资贵”和“不愿保、不敢贷”的种种难题。
早在二十年前,刚刚退伍返乡的卢长勇首次创业养殖关岭牛以失败告终,正是吃了缺少后续发展资金和缺乏养殖管理技术的亏;直至2016年,他又继续投身到关岭牛养殖上,不仅修建了占地4000余平方米养殖规模500头牛的养牛场,购进上百头能繁母牛,流转山地种植2000亩饲草,他还做了详实的实地调研和市场考察,不断学习积累养牛技术,制定了“自繁自养自销”的发展方向。
卢长勇养殖的能繁母牛和牛犊正在吃食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卢长勇的家庭牧场年出栏量达到30余头,每头牛的销售均价不低于1.8万元。除此之外,在他的带动下,马马崖村如今有了50多名职业养牛户,其中养殖数量在20头以上的就有10余户。
虽然在外人眼中,卢长勇养牛事业一帆风顺,但前后投入400余万的他却自知后续乏力,每年的盈利无法支撑他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产业发展只能原地踏步,然而“六方合作”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其缺少发展资金和融资渠道的难题。
据了解,该县关岭牛存栏量为15.5万头,结合县情实际,其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趋向于“小规模,大群体”,全县规模不一的家庭牧场、养殖户就有1526户。
卢长勇自种的饲草
如何才能培育好这部分关岭牛养殖的中坚力量?该县以“六方合作”为核心,迸发出多维度的驱动力,由地方政府、银行机构、保险公司、业务部门、龙头企业与家庭牧场、养殖户共同签订框架协议,并在框架协议下,各方彼此签订合作子协议,形成由家庭牧场主及养殖户申请贷款、地方政府组织推荐、银行调查审批、牛只活体抵押、保险风险缓释、银行审核放款、贷后共同监管、到期还款的“专户专账、协同监管、封闭运行、滚动发展”的金融信贷模式,确保资金放得出、收得回、见成效、促发展。
曹鹏(右)到卢长勇的养殖场了解“六方合作”的实施情况
“在政府的主导推动之下,各方各司其职。业务主管部门提供养殖技术服务,50头以上的养殖场均由技术干部包保,定期开展技术指导,实行挂牌服务;金融机构提供惠农低息贷款,有效解决资金难题;龙头企业为养殖户提供安全的牛源,并签订回购协议;保险公司提供能繁母牛保险,300元可保1万元,保费由政府承担了70%,养殖户仅花90元就能购买保险。与此同时,我县还组建了养牛协会,建立家庭牧场交流群、养殖户交流群,在‘线上’相互分享养殖经验、传授养殖技术、互通市场资讯。”该县关岭牛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曹鹏告诉记者,“六方合作”能够为广大家庭牧场主和养殖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全过程保驾护航,共同助推关岭牛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悉,该县建立健全的全方位服务关岭牛产业发展的“六方合作”新机制,撬动了更多金融资本投入,不断激活农村产业发展活力,提升广大农户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强化农户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着力培育和壮大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升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有效促进了关岭牛养殖的扩群增量和提质增效。
曹鹏说:“我们计划在今年内建立完善肉牛金融服务机制,全县力争新增产业贷款10亿元,完成创建示范乡镇3个、示范家庭农场100个、示范养殖户1000户;至2025年形成完整的肉牛金融信贷体系,辐射推广到全县有条件的肉牛养殖乡镇,全面解决肉牛养殖主体贷款融资问题,实现肉牛产业贷款达到25亿元以上,累计建成肉牛养殖示范乡镇6个、示范家庭农场250个、示范养殖户2500户。”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