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紫云自治县公安局火花派出所达帮警务室。一幢3层小楼、3名整日奔忙的民警、进进出出的民众是这个深山警务室的常态。这些人中,有一个说话干脆利落、清瘦黝黑的民警,被达帮的群众亲切称为“布隆班”,布依语中就是班大哥、班大舅的意思,他就是班忠益。
班忠益是紫云自治县公安局火花派出所达帮警务室的一名民警。曾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贵州省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1995年,紫云自治县撤区并乡建镇增设达帮乡建达帮派出所,时年28岁的班忠益来到达帮派出所,成为所里的一名普通警员,面对艰苦简陋的工作环境和办公条件,他没有丝毫怨言,一干就是27年。
“现在这条路是2017年脱贫攻坚时修的硬化路。上世纪90年代的达帮,既不通公路也不通电,派出所也是个土坯房,晚上工作也只能依靠煤油灯照明,道路几乎都是田坎路、泥巴路,从派出所走上来要走两到三个小时。”班忠益指着面前的路回忆到,“那时我就靠着自己的这双腿走遍了54个村民组,每个月最少要走坏两双解放鞋。人口信息采集、挂门牌、大牲畜建卡这些基础性的工作也是在我一步一步的行走中完成的。”
由于当地村寨分布零散,寨子与寨子间相隔较远,为节约时间减少往返,班忠益下村开展工作常常一个村就要一星期时间,住在村民家,吃在村民家,更方便了解村民的困难和问题。
“有一次通过下村摸排走访,我发现辖区内很多老人存在着想见子女、年幼的孩子思念父母而见不到的情况,我很想帮助他们。”班忠益告诉记者。
达帮地处偏远,2013年,班忠益得知当地大多青壮年外出务工,250多名老人和未成年人留守家中,长期的离别使得亲人间两地思念。为解决这个问题,班忠益经过一系列准备最终成立了“亲情视频屋”,通过QQ视频聊天的方式先后安排了“亲情见面”900多人次。针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他就带着笔记本电脑上门提供“亲情视频”会见服务。他将QQ视频转化为微信视频,在走访工作中为一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和孩子实现“云上见面”。
与此同时,为改变当地群众法治意识不强和社会治安混乱等现象,27年来,他徒步泥泞山路,寄宿村民家中,开展群众普法,覆盖当地10000多名群众;共办理各类案件270余起,及时化解3000余起矛盾纠纷;协助外地公安成功抓捕重大刑案在逃人员12名。在他长期的坚持中,当地法盲现状得以极大改变,文明程度得到了新提高。
班忠益表示,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当作亲人一直是他做好公安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把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职责本分,从“一张笑脸、一杯热水、一个让座”做起,进一步增进与达帮乡村民的感情,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