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下午,安顺市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发布会上,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市禁毒办专职副主任赵蓉晖介绍近年来全市禁毒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市公安局禁毒工作支队支队长班冀介绍全市禁毒工作典型案例;市公安局禁毒工作支队政委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相关问题;市公安局禁毒工作支队副支队长保其俊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相关问题;发布会由中共安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广播电视台台长刘珏主持。
问:打击毒品犯罪是公安机关的主责主业,也是切断毒品供应链的重要手段,请问安顺市在今年的工作中,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缉毒执法中,我们以全省禁毒“大扫除”专项行动为契机,以部、省级目标案件为牵引,坚持“挖根、断脉、破网”“吸必查贩,贩必查吸”的工作要求,大力推进“清源断流”行动,从“人员、案件、物品、数据、通道”等五个维度对毒品犯罪实施溯源追踪、全链条打击。2022年1-10月,全市共破获毒品案件36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82名,移送起诉毒品犯罪嫌疑人113名,缴获毒品2514.76克,抓获部督、省督钉子逃犯2人,查处吸毒人员255人,强制隔离戒毒14人,最大限度挤压了毒品违法犯罪的生存空间。2022年6月,全国禁毒“清源断流”行动案件协调推进会在安顺召开,公安部前方指挥部充分肯定了安顺侦破“9·13”案件成功经验。下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多地域、多部门、多警种、多层级缉毒破案机制,提升破案攻坚能力和水平。强化部、省督目标案件侦办,严打涉毒犯罪大案要案网络案团伙案,提升打击毒品犯罪整体效能。严厉打击零星贩毒活动,针对性部署开展涉毒整治专项行动,落实有关警种、派出所打击零包贩毒犯罪的职责任务。加强公检法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建立重大毒品犯罪案件会商制度和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办案制度,制定毒品案件证据规则,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坚持情报导侦,充分利用各类情报研判手段,加强对涉毒高危人员的摸排清查,加强对周边重点省份高危人员的摸排掌控,不断拓展案源线索。深化重点毒品问题整治,针对外流贩毒、毒品滥用危害严重、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病残人员涉毒违法犯罪等开展专项治理。
问:刚刚发布中提到安顺市已经被国家禁毒委批准为全国首批禁毒示范城市,请问安顺在巩固示范城市创建成效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我们在巩固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中,除了刚刚赵蓉晖主任说到的六个始终坚持之外,采取“党政主导,部门协同”“打防兼顾,注重实效”“积累经验,辐射推广”的工作原则,还继续加强了县区、乡镇、村居、移民安置点的创建工作,目前已经在全市创建无毒乡镇68个,创建成功率73.1%,无毒村(居)1019个,创建成功率86.5%,移民安置点79个,创建成功率100%。同时,将西秀区、平坝区、镇宁自治县、关岭自治县、紫云自治县纳入全省禁毒示范县区创建,着力培育一批示范典型,打造一批经验亮点,推动实现“县县有亮点,处处显特色”。简单的说就是以“创建”促“巩固”。下步,我们将全面明责考绩,进一步明确禁毒委各成员单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乡镇街道及村居委会的禁毒工作职责,将禁毒工作全面纳入政府绩效、平安建设、文明创建以及党政干部政绩考核内容,拓宽考评范围,加大考核权重。严格兑现禁毒工作责任制规定,符合追责问责情形的,坚决追责到人到位。抓好职能部门依法履责四落实:对部门职责范畴内的禁毒工作做到有部署、检查、督促、落实;对各自职能领域、业务范畴内的问题建立奖惩、问责、倒查等机制;建立完善部门间沟通、协作、配合机制,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抓好本部门本单位的禁毒示范创建和文明创建、平安建设等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禁毒意识,带动家庭、辐射社会,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和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发展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从现有禁毒专干队伍中培养一批具有专业资质的禁毒社工,推进禁毒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不断发展壮大禁毒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各类禁毒志愿活动,提升禁毒社会化水平。(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罗野 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