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紫云自治县猫营镇沙坎村前胡(中药材)种植基地里,30多名村民正各自忙着采挖、削茎叶、抖泥土、装篓搬运等挖收前胡。
“挖收前胡以每斤鲜根1.5元计酬,一个人一天可挖收80至100斤鲜根,每天可赚120元至150元。”沙坎村村民李安平说,从种植、除草、施肥、管护到挖收,前胡基地常年都有活干,每月能赚2500元至3000元。
“像我们60多岁的人,在家门口的前胡基地务工,每天能赚100块钱左右,打理家务赚钱两不误呢!”沙坎村村民汪二妹说,今年在前胡基地务工的收入共有2万元,村里有产业基地,只要勤劳就能赚到钱。
前胡是一种用途较广的中药材,具有种植成本低、管护简单、市场前景好等特点。2019年,沙坎村依托丰富的坡耕地和荒坡地资源,试着种植了300多亩前胡,挖收销售后见利润可观,于是逐年扩大种植规模。
做大做强前胡产业,建立起从种植、烘烤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是关键。2021年,沙坎村引进安徽中地中药材公司合作,该公司与村合作社共同出资建成了前胡烘烤房,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前胡产业,通过包种子、包技术、包收购“三措施”,以合作社示范种、大户带头种、农户分散种等推动前胡产业发展。
“经过几年的发展,全村种植面积从2020年的300多亩发展到2300多亩;其中村合作社示范种植600亩,其余1700亩为农户分散种植。”沙坎村党支部副书记汪岳说,全村种植前胡的农户有200多户,每户种植面积几亩至几十亩不等。
在种植发展方面,沙坎村以生态种植和普通种植两种方式来发展,生态种植的前胡,在管护上不施肥、不打农药,不打除草剂,只能采取人工除草;普通种植的前胡,可以施肥、打农药、打除草剂。
在收购销售方面,农户种植的生态前胡鲜根,村合作社以7元1斤保底收购;农户种植的普通前胡鲜根,村合作社以4元1斤保底收购,进行统一烘烤加工、统一销售。村合作社保底收购前胡鲜根,让农户吃了定心丸,激发了农户种植前胡的积极性,促进了前胡产业的发展。
“今年前胡的市场价格上涨,村合作社收购前胡鲜根的价格随之上涨,生态前胡鲜根以7元1斤收购,普通前胡鲜根以5元1斤收购。”汪岳说,12月13日,村合作社销售了6000斤烘烤加工好的前胡收入42.5万元。
在沙坎村前胡烘烤加工房,烘烤箱里烘烤着刚挖收回来的生鲜前胡。厂房里,几位村民围坐在一起分选烘干的前胡。
“生态前胡和普通前胡要分开烘烤、分开分选;等级高的生态前胡可卖到70元1斤,生鲜前胡根3.5斤可烘烤1斤干前胡。”沙坎村前胡烘烤加工厂管理员廖荣全说,他管理前胡烘烤加工房,村合作社每月给5000元的报酬。
“前胡产业不仅给种植户带来直接经济利益,还为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增收条件,单是村合作社示范种植的600亩前胡,每年就要支付100余万元的人工费用,农户分散种植的前胡,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汪岳说,在沙坎村,平均每天有50人在前胡基地里务工。
“前胡产业在沙坎村辐射带动下,该镇长兴、龙场、牛角井、沙坝、狗场等村都开始陆续种植前胡,今年全镇前胡种植面积近4000亩。”猫营镇党委委员王爱忠说,目前,各村都在热火朝天地挖收前胡。(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
上一篇:
紫云火花镇:光伏发电二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2022-12-16
下一篇:
紫云:探索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新路径”
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