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紫云自治县宗地镇打饶村依托资源优势,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产业与生态共生、文化与建设共存、文明与百姓共融、组织与制度共治的“四共模式”,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走进打饶村山脚组,干净整洁的村庄里,仿古粮仓、老式凉亭、花园楼台……一步一韵,一景一画。
“这个仿古粮仓所在的位置,之前是个垃圾堆,我们将其清理干净后,利用废弃的木材、砖头等材料建成。”打饶村村委会副主任梁善学介绍,“粮仓、饭箩等旧物件,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能够体现往日生活之不易。在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的同时,我们加强当地群众与传统文化的联结,让大家从中体会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成为文化的守护者、共享者和创造者。”
随后,记者在打饶村窝托组看到,庭院和围墙披上了五颜六色的“新衣”,传统文化、文明新风等主题的墙画,成为村里颇具特色的文化景观,潜移默化引领文明新风。据悉,该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传普及讲卫生、保护环境等文明行为,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营造户户行动、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紧接着,记者来到打饶村东魁杨梅园,几位村民正在用猪粪给杨梅苗施肥。
“作为紫云县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打饶村结合自身实际,主动创新,在杨梅园附近发展花猪、白羽鸡、兔子等养殖产业,将粪便制成有机肥作为杨梅的肥料,既降低了种植成本,也保证了果实的品质。”梁善学说,变粪便为资源,有利于实现产业与生态共生,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
此外,打饶村把村规民约作为推动移风易俗的重要抓手,切实发挥其规范、约束群众言行的作用,引导村民自觉遵守,破除陈规陋习,助力乡风文明。通过党建引领和村规民约共同治理,提升治理精细化水平。(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
上一篇:
紫云噜嘎村:探索“三个三”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2022-12-30
下一篇:
紫云:“乡音”传“党音” 声声入民心
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