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履职勇担当 踔厉奋发开新局——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为奋力谱写安顺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工作纪实

2023-01-08 13:08:14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2022年,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依法监督,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全市人民法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诚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49907件,审执结44953件。其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5605件,审执结5087件,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强化政治建设,在践行“两个维护”上诠释法院忠诚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法院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人民法院政治机关属性,强化政治建警、政治建院,始终把准全市法院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切实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组织各类学习活动222次、宣讲109场;开展分层次全覆盖政治轮训652人次,引导干警筑牢政治忠诚、坚定理想信念。

贯彻市委决策部署。把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服务保障“四新”“四化”和市委“1558”发展思路作为最现实的使命担当,出台工作意见18项。严格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主动向党委报告工作102次。把保安全护稳定作为最重大的政治责任,全力护航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坚决落实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的工作要求,全力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维护安全稳定,在推进平安建设中凸显法院担当

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保持打击严重刑事犯罪高压态势,审结各类刑事犯罪案件1448件,判处罪犯2364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维护全市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全力推进“打财断血”,坚决扫除黑恶势力。坚持反腐力度不减,强力清除重点领域腐败“蛀虫”。依法严惩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严厉惩处破坏经济秩序犯罪,着力优化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

全力推进“六个专项工作”。聚焦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审结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犯罪“九类案件”239件447人,切实净化社会治安秩序、守护人民群众幸福安宁。聚焦“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审结涉及交通领域、煤矿领域等犯罪案件32件42人,以最大力度维护生产安全和市场秩序稳定。聚焦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审结案件6件21人,清退涉案财物3.7亿元,为老年人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聚焦电信诈骗专项整治,创新“一总二商三紧盯”工作机制,审结案件153件291人,坚决守护群众“钱袋子”安全,得到省高院充分肯定。聚焦毒品犯罪全面扫除,审结案件31件47人,有力打击毒品犯罪分子嚣张气焰。聚焦“减假暂”全面排查整治,从严把握标准,规范审理程序,推动刑罚执行更加公平公正。

依法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积极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审结金融案件1719件;探索“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金融纠纷诉前解纷模式,金融纠纷诉前化解在全省排名前列。妥善审理涉房地产纠纷966件,有效推动烂尾楼盘复工复产“保交楼”,盘活17家房开公司46个楼盘,依法推进利安房开“中环商业广场项目”遗留问题解决,被省高院评价为依法拯救危困房地产企业、助力全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一个缩影。坚持底线思维,全市法院办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1356件,妥善化解重信重访案件112件,在全省首先实现涉法涉诉案件“清零”,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被评为全省法院涉诉信访专项整治工作先进集体。

围绕中心工作,在服务发展大局中贡献法院力量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贯彻新发展理念,保障创新驱动发展,建立知识产权案件集中审理机制,依法审理知识产权案件46件,加大对我市金刺梨、蜂糖李、茶叶等特色农产品,蜡染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优势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送法进企业121次,走访重点园区企业83家,解决法律问题55个,普定法院设立全市首家“工业园区法官工作站”,化解涉企纠纷43件,助力园区发展。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省率先设立“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审结破产案件33件,化解债务42.79亿元,挽救濒危企业14家,安顺禹晋房地产公司重整等2件破产案件,入选全省6大破产典型案例。省高院在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全省首家破产审判工作调研基地。市中级人民法院创新建立破产容缺办理机制,得到省高院、省住建厅等高度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在年度营商环境指标省级考评中,安顺法院“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两项指标分列全省第三及全省第一。

着力助推法治建设。坚决支持推进依法行政,服务法治政府建设,审结行政案件635件。深化运用重大行政争议诉前协商机制3.0版,诉前协商案件260件,42件重大行政争议案件得到实质性化解。深化府院良性互动,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又出声”,出庭应诉率100%。镇宁法院建立行政机关败诉案件“一案一建议”工作机制,发出司法建议8条,助推行政机关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全市法院注重加强以案普法,围绕反对校园霸凌、弱势群体保护、民法典宣传等,持续发挥“安法护航·少年的你”工作品牌作用,市中级人民法院调解审结贵州首例涉未成年人文身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平坝法院发出全省首份刑事案件家庭教育令,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持续开展以案释法,将涉及养老诈骗、征地拆迁、非法集资等人民群众关注案件作为典型案例,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着力守护“生态瀑乡”。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审结环资案件224件,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依法审理滥伐林木、非法采矿等各类公益诉讼案件55件,开展“补植复绿”,复种林木6万余株,实现惩治违法、赔偿损失、修复生态、教育群众“一判四赢”。全面构建共治共管格局,精准定位漏罚环境污染责任人等问题,依法向各级行政机关发出司法建议6条,有力督促问题整改。积极推动打击与修复并重,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平坝设立“猫跳河流域生态司法修复基地”,开展增殖放流,投放鱼苗10万尾;构建“安法护航·共赴青绿”品牌,开展观摩司法修复基地、法治宣传等各类活动12次;关岭法院依法审理特大盗掘、倒卖古生物化石案,央视拍摄专题片《岩层里的宝藏》,在《今日说法》播出,取得较好宣传效果。

践行人民至上,在落实司法为民中彰显法院情怀

全力保障民生权益。全面贯彻实施《民法典》,审结民事案件27188件。着力维护社会诚信建设,审结各类合同纠纷案件18220件。保护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审结涉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案件2593件。倾力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合法权益,审结家事纠纷案件5507件。依法治理欠薪问题,审结劳动争议等案件438件,帮助追回“血汗钱”1460.1万元。发挥司法救助“托底”功能,发放司法救助金90.95万元,减免缓诉讼费226.43万元,让司法更有温度。推广在线诉讼服务,网上立案12640件,在线开庭3992场,电子送达24931件,线上调解13288件,“指尖上服务、屏幕前解纷”成为安顺法院常态。开展政法信访系统大走访活动,走访企业95家,农村群众12348人,解决各类问题建议802条。

全力参与社会治理。积极融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司法推动、法治保障”诉源治理新格局,全力以赴画出多元解纷“同心圆”,诉前化解矛盾纠纷5468件,较上年增长35.19%。平坝法院审理的张某等89人劳务合同纠纷司法确认案,入选全省法院诉源治理工作典型案例。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设置法官工作室130个,紫云法院构建“基层组织+综治中心+法官工作室”矛盾纠纷化解体系,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便民高效的司法服务。探索“四联”模式创建“无讼村(居)”16个,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得到市委领导批示肯定。

全力兑现胜诉权益。切实攻克执行难,用“真金白银”兑现司法为民承诺,执结执行案件13481件,执行到位金额41.6亿元。创新执行攻坚举措,设立全市法院执行事务中心,集约查控资产2.52亿元,集中送达文书4.5万份。持续开展“黔山雷暴·安顺在执行”行动,冻结、划扣金额12.09亿元,查封土地41.55万平方米。出台“提升善意文明执行水平,助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意见”,为企业纾难解困。重拳打击“老赖”,依法惩处隐匿财产、逃避执行、拒不履行、抗拒执行行为,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6367份,限制高消费10791人,罚款、司法拘留失信被执行人523人,最大化保护胜诉人合法权益,维护裁判权威、推进诚信社会建设。

突出强基铸魂,在锻造过硬队伍中展示法院形象

聚焦党建强本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建立健全安顺法院“1236”党建机制,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建强战斗堡垒,市中级人民法院9个党支部与省高院、县(区)法院结对共建,抓党建、促业务能力明显提升。开展高质量大练兵,持续举办“安法护航·学法论坛”,推进领导干部上讲堂20期;深入开展审判实务大调研活动,入选省法院重点调研课题6项,推动全市法院干警政治素质、司法能力、工作作风提升。

聚焦基层固根本。坚持重心前移,强化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完善全市法院领导联系基层工作机制。遴选26名员额法官,及时补充基层法院办案力量。构建干部梯级培养机制,配齐配强基层法院班子成员30名,其中女干部9人、党外干部6人、35岁以下6人、本科以上学历达100%,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大力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全市人民法庭审结案件8885件,占民事结案数32.68%;探索人民法庭“立审执”一体化综合制度改革,推动基层纠纷“一站式”解决。市中级人民法院《春天里的法庭》摄影特辑,获全国法院“天平杯随手拍”大赛一等奖。

聚焦严管转作风。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推动“月报告”“零报告”制度落地落实;完成六县(区)法院审务督察全覆盖,对平坝法院开展年度司法巡查;深入开展瑕疵案件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强化案件质效;落实审判人员近亲属“禁业清单”,规范离任人员从业行为;切实开展作风革命,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用身边人身边案例“活教材”,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筑牢干警拒腐防变防线,切实把管党治警向纵深推进。

主动接受监督,在改进司法工作中展现法院作为

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坚持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增强主动报告意识,强化意见办理,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40次,办理代表意见建议98件,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行政审判工作情况。密切与人大代表联络,坚持定期走访、定期通报情况,两级法院结对联络人大代表119人次,邀请代表参加座谈、视察法院、旁听庭审、见证执行等127人次,不断改进法院工作。

依法接受监察检察监督。贯彻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推进法法衔接。自觉接受监察机关对法院工作人员监督。支持配合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主动畅通检察监督渠道,重视检察机关监督意见,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讨论重大案件16次,办理检察建议138件,审结抗诉案件5件,共同维护司法公正。

广泛接受社会各方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理政协提案3件。坚持以公开促公正树公信,全市法院庭审直播9311场、公开审判流程信息29168件、裁判文书上网3794份。推进司法民主,一审普通程序人民陪审员参审率45%。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诉源治理、生态环保等专题新闻发布会7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来源:安顺日报)


责任编辑:陈亮 二审 梁惠焜 三审 吴丹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