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靛山村:盘活农村闲置资产 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2023-01-26 21:33:17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近日,记者来到距离普定县城15公里的穿洞街道靛山村,看见茶园深处景色美,暗香缕缕山川绕;直播间从产区转移到种植基地,以茶园风光更好地带动销售和旅游;平坦整洁的村庄里建起了茶叶加工厂;曾经为百姓带来丰富收益的红米种植基地如今种满了油苔两用的油菜,小村庄里一片生机勃勃,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美丽的茶山

  看着兴旺的产业,生意盎然的村落,靛山村村支书褚代洋说道:“原本我们这里的茶山只是一片荒山,后来经过不断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才有了今天的良好局面。”

油苔两用的油菜种植基地

靛山村

  原来,近年来,靛山村结合自身茶产业发展的需求,摸清了本村闲置校舍、茶叶加工厂房等集体资产和荒山、茶园等集体资源,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经营改革试点工作。靛山村结合资源禀赋,以贵州茗之源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合作主体,通过细化股份合作经营方式,把财政扶贫资金、闲置学校办公楼等作为资本,采取“保底分红+效益分红”方式开展经营合作。

靛山村一角

  故事源于2017年。当时,为了将闲置已久的学校盘活,靛山村也想了许多办法。一开始,有的村民想承包学校发展猪、牛养殖产业,但是考虑到动物粪便排泄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影响村民人居环境,村委没有同意。后来,村里考虑将闲置学校用于手工加工,在做鞋做了一段时间后,由于技术不到位,又以失败告终。

直播销售间

  后来,村民姚春雷与本村几个种植大户一起带头承包了850亩土地种植白茶。为了方便后续加工,在与村委对接合作后,闲置学校被改造为茗之源种植专业合作社。

  “为了让企业长久地留下来,我们让利给企业,只有支持企业存活,才能让企业带动靛山村发展。”褚代洋介绍,闲置学校被盘活以后,村子与企业共同改造学校,修建宿舍、购买先进加工设备,完善村中基础设施,修建公路。

被盘活的茶厂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村盘活了集体所有的闲置校舍1300平米、村集体荒山600亩、茶园100亩、集体林地650亩。通过利用闲置的集体资产入股与贵州省茗之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股份合作,每年增加村集体收益5万元。

  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产业兴旺百姓增收

  “我们确定了‘532’的利益分配方式,村集体获得的股权收益,每按50%用于产业发展、30%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和村办公经费、20%用于帮扶慰问特殊困难群体。通过一年来的合作经营,实现了村集体收入增加,促进了资产增值保值,进一步拓宽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褚代洋介绍,2022年该村集体的收入增加五万多元,而老百姓入股的荒山分的效益也有两万多元,极大地把该村的闲置资产盘活起来了,激发了老百姓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靛山村村民褚永涛告诉记者,在2022年初,他将自己闲置了多年的50亩荒山入股给贵州茗之源公司,没想到,年底的时候,他又收到了一笔五百元的红利。

  靛山村村民褚仁贵也高兴地说:“在茶园工作三年,已有十几万积蓄,现在,他准备用这笔钱翻新房子。”

  “现在茶园共有300多名工人,其中有4名制茶师,月收入过万,每个制茶师带3-4名学徒,工资也在4000元以上。”褚代洋也笑盈盈地说道。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婷婷 李超然


责任编辑:李芸 编审 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