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支书杨虎:退伍不褪色 乡村振兴立新功

2023-03-06 18:07:06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春风和煦,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向前,山坡上的火龙果长势正旺,群山掩映间,一个小村庄逐渐映入眼帘,这里是镇宁良田镇马口洞村。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环山建设的产业路、通村路平坦畅通,村庄建设日新月异,生态环境美丽宜人。

在李子种植地进行春管.jpg

杨虎在李子种植地进行春管

  兵支书杨虎最近异常忙碌,正值抓好春季田间管理,促进农业生产丰产丰收的关键时期,一边是村里千头万绪的工作,一边还要走村入户了解民情,思考着如何带领村民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杨虎是一名退役军人,2013年11月退役后便回到家乡创业。2014年初,驻村工作队入户走访,给大家宣传讲解政府的惠农政策,杨虎也因此了解到退伍军人返乡创业相关优惠政策。

  “当时我的生意一直亏损,计划转行,工作队的鼓励激起我再次创业的信心。2014年上半年,我参加了镇宁民政局举办的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培训班,还到广州、浙江、上海等地考察学习,开阔视野。”杨虎说,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让他心中产生了极大的落差感,想要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的想法愈演愈烈。

马口洞村李子种植地.jpg

马口洞村李子种植地

  马口洞村是一个比较边远的布依族村寨,这里山多地少,受地域发展限制,村里基础薄弱,发展困难重重。

  这里山地多,气候温和,种出来的李子口感甚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时地方政府正谋划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助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鼓励当地村民因地制宜种植蜂糖李、火龙果等水果。可很多人担心投入精力到时候果子却卖不出去,一直处于观望态度。

  八年的部队生涯让杨虎练就敢闯敢试的性格,经过深思熟虑,他拿出了自己剩余的积蓄,在政府的指导下,摸索种植蜂糖李,同时发展林下养鸡、养猪等产业。

  “我家原有20亩四月李,后来增加了蜂糖李40亩、四月李30亩,平时雇佣乡亲们到果林修枝、施肥、浇水、采摘。”杨虎介绍,务工收入与种植收益,让大家看到了发展致富的希望,激起了大家种李子的兴趣。

杨虎给李树修枝.jpg

杨虎给李树修枝

  在杨虎的引导下,许多农户开始种植李子,截至目前,村里共有80户农户种植蜂糖李1600亩。

  李子的规模虽然扩大了,但杨虎发现,很多农户因缺乏专业管护技术,导致效益低。“我给村干部们反映情况,请农技专家来实地指导,自己也专门去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回来给他们讲解。”杨虎说,随着技术的提升,村里的李子产量逐渐上升,品质好,感观佳,获得了广大消费者喜爱。

  之后,他还联合村里的其他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以及脱贫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土地流转,给予覆盖农户分红,大力发展蜂糖李、百香果、火龙果等产业,现在每年带动村民就近务工近1000多人次。

  2021年12月,杨虎当选为村支书,刚上任的他很快迎来了第一个难题。

  “村干部们年龄普遍偏大,学历偏低,不能适应办公信息化要求,一定程度影响了工作效率,村支部党员也青黄不接。”杨虎介绍,针对这一问题,他通过入户走访,与群众耐心交流,积极动员品行好、能力强的优秀年轻人进入党组织和后备力量队伍,发展了11个党员,其中7个是大学生。

  结合村两委换届,对村内班子人员进行了调整,吸收村内精干力量,优化组织结构,为村级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夯实了人才根基。

马口洞村火龙果种植地.jpg

马口洞村火龙果种植植地

  以前,村里卫生基础条件较差,“一块木板两块砖”,曾是村里传统厕所的真实面貌,刚上任没多久的杨虎注意到后,便借着政府进行农村改厕这项民生工程的契机,在上级部门的协调下,申请了70多个名额。他和村干部们积极走访,给群众做思想工作,仅用15天,便把改造工程完成。现在,村民都按规范进行了改造,厕所整洁明亮,有条件的还贴上了瓷砖,装上了洗手池,村里卫生改善不少。”杨虎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户享受到政府各项民生工程带来的便利和实惠,乡村环境品质得到了有效提升。

  在杨虎的带领下,如今的马口洞村,变得越来越好了,不久前,杨虎获评镇宁“身边榜样”。

  “这些年在政府的帮助下,通村路修好了,环境也有明显变化,大家现在在家搞种养殖,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村支书杨虎感慨道,下一步他计划把村里的年轻人组织起来,强化组织堡垒,积极通过“安心干”等平台解决群众就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黎潇 实习记者 李超然)




责任编辑:胡晓 二审:李隽 三审:吴丹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