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在希望的田野上——平坝聚力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2023-03-17 02:14:36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目标,近年来,平坝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做大特色产业等,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做大做强文旅产业,以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平坝区夏云镇小河湾村,这样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三月春风和煦,小河湾驿芳庭民宿老板彭芳燕正和保洁大姐清理退订的客房。刚刚过去的周末,不少来自贵阳、安顺甚至省外的游客来到小河湾,玩在这里、吃在这里、游乐在这里。小河湾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俨然成了市民们眼中周末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image.png

  小河湾村景航拍图

  “小河湾离贵阳市很近,村道清扫得干干净净,文殊河沿着村子蜿蜒流淌,家家户户都是小洋楼配着小花园,身心的放松更能让人体验到城市里没有的乡愁。”来自贵阳的游客向菲愉悦地说。

  2014年以前,小河湾村还是省级二类贫困村,村民收入低、人居环境差。如何让小河湾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夏云镇小河湾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焦中贵介绍,2014年,小河湾村以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目标,不推山、不填河、不砍树,在保留传统民俗风情和田园风光的基础上,将河道、绿地、广场、木栈道、沿河观光等有机衔接,依托该村的区位优势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结合起来,赋予新的内涵,实现新的嬗变。

image.png

  小河湾村开设的农家乐

  经过多年发展,现在的小河湾村,已是远近闻名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在2021年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成为近郊乡村游的首选目的地,村民们在家门口开起了农家乐、民宿等,吃上“旅游饭”。

  2022年,小河湾村接待旅游人数达到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余万元以上。如今的小河湾村,青山碧水、鱼翔浅底,置身其中宛若梦里水乡。

  合力打造乡村“共富工坊”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文件中还提到拓展传统农业范畴到更大范围的乡村产业范畴,既突出明确在一产基础上做好二三产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又明确了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并通过完善乡村产业布局来培育壮大富民产业。”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肖正强说,这几年,乘着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东风,平元村牢牢握稳乡村振兴“接力棒”,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image.png

  二官村大葱产业

  不只是平元村,在天龙镇二官村、高田村,乐平镇塘约村、青庄村等村,各村都剑指“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难题,重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空间。如今放眼望去,广袤的黔中原野上农田连片、村庄集聚,游人如织,一派生机。

image.png

  平坝区在高田村建设的五万亩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

  “这些年,村支两委把工作重点放在推动实现内生发展上。依托本地龙头企业技术优势,建立起了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种粮大户提供耕、种、管、收、储、碾、销全链条服务,打造高品质绿色水稻种植基地,带动农户、种粮大户持续增收,实现多方共赢。

image.png

  平元村“稻花香里”美如画

  “未来,我们还将围绕农业产业、农村风貌、乡土文化、邻里和谐等场景,着力构建数字生活体验。”肖正强说,就拿平元村来说,村庄有着丰富的古村落资源,他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要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他说:“我们可以将辖区范围内的传统村落、民居串珠成链,整合资源,合力打造未来乡村‘共富工坊’,引入文化创意、休闲观光、特色民宿等多种业态,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带动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

  产业支撑突出产业特色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平坝区乐平镇大屯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振政看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image.png

  大屯村组织的乡村篮球比赛在当地小有名气

  村子要发展,必须有产业支撑,结合本地资源特点,突出产业特色。2021年7月,大屯村被列为省级田园乡村·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美丽自然风光,大屯村围绕青庄坝区农业产业、篮球文化,全方位打造农旅、文旅结合的盈利方式,提高群众收入,提升乡风文明建设,连点成线,引领全村村民文明生活,实现乡村振兴。

  “2022年1月,我们将成立年限较长的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改组为大屯众惠乡村产业专业合作社。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搭建全村人民的持股平台,让每个村民都成为合作社的成员。”大屯众惠乡村产业专业合作社常务副理事长朱勤黎说,积极推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鼓励围绕本地实际捋思路、想办法,大屯村实施了微生物循环生态有机农业共享庄园项目,蔬菜分拣中心。“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通过省级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大屯村以打造休闲农庄、农业品牌等举措,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多渠道持续增收。”朱勤黎说道。

  以“共建共治、共享成果”的理念为引领,村民对村庄未来规划充满了期待。“大屯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加上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在乡村游方面崭露头角。”朱勤黎说,以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大屯村在“文旅大屯 活力田园”上下足功夫,通过采用“村社共建”的模式创办休闲采摘区、垂钓乐园、生态养殖场等,以淳朴的田园风情为亮点,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大屯村村景

  乘着乡村振兴战略东风,一个个村落美丽蝶变,一处处产业蓬勃发展。而乡村也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其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日益凸显。“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乡村振兴’被频频提及,成为热议话题。平坝区将贯彻落实好全国两会以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拓展思维、打开视野用好乡土优势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让乡村真正成为群众乐享现代化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平坝区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田英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桂传念


责任编辑:陈婷   二审 李隽   三审 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