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嘉宾: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综合规划科科长 植恺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安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安顺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安顺新闻网承办的在线访谈栏目。本期在线访谈的主题是“忆交通‘黄金’历程,创运输时代华章”,总结安顺交通运输发展“黄金十年”成就,展望安顺交通运输发展的蓝图。 今天,我们请到了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综合规划科科长植恺同志,对我市交通运输工作进行在线访谈。欢迎植恺总工程师做客在线访谈,节目开始前,先和网友们打声招呼吧。
植恺: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
植恺总工程师亲身经历了安顺交通运输发展的“黄金十年”,着力于谋划和推动全市交通运输发展,为我市百姓出门脚下有道路、运输便捷有保障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天专门抽出时间接受专题访谈,与网民朋友们就我市的交通运输发展进行交流。让我们对植恺总工程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主持人:
今年2月,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召开2023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会上将我市交通运输近十年的发展称为“黄金十年”,请问为什么说这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黄金十年”?
植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赋予了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的新使命新定位,此外,我市作为贵州重要的交通枢纽地,自古有“黔腹滇喉”的说法,在这样的条件背景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交通运输工作的安排部署,从2013年启动安顺市综合交通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时间起点至今,推动了安顺交通基础设施大踏步跃进,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正好是十年,也就是安顺交通发展的“黄金十年”。
主持人:
说到安顺市交通运输发展的“黄金十年”,安顺作为贵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在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市交通运输局作为开路先锋采取了哪些措施?
植恺:
一是十年来,我们以投资引领交通运输发展“黄金十年”。通过实施综合交通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小康路行动计划、水运攻坚三年会战、普通公路提等改造、通村沥青(水泥)路、组组通、客运枢纽站场建设等,着力开展交通投融资,全力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如今,累计已完成公路水路投资902.01亿元。其中,2015年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2016年投资达到160亿元,创历史新高,连续4年投资超百亿元,是安顺交通发展史上投资最多的时期,这直接支撑了我市的经济发展。 二是十年来,我们全面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农村公路“畅安舒美”。深入落实《安顺市全面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办法》《安顺市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六化”;出台《安顺市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路长制”实现县、乡、村三级路长全覆盖;打造713公里经济示范走廊带,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1个,省级示范县8个,市辖县(区)已全部成功创建示范县;农村公路串点成线、连线成网的交通毛细管网已基本构建完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道路通行保障。扎实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建设农村公路328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7580公里、危桥改造119座、桥梁老旧护栏改造136座、大中修农村公路436公里。
主持人:
通过您刚才对前两个问题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十八大以来,我市在交通运输的发展上投入力度极大,这就是“要致富,先修路”的真实写照,可否说一说,作为自古就是“黔腹滇喉”的安顺市,十年来,安顺的综合交通网络已经发展至什么样的规模?
植恺:
通过十年持续不断地规划空、铁、路、水建设,立体交通“跨山通海”。贵昆铁路、沪昆高铁穿越全境,南下珠江水运通道基本形成,黄果树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航线。截至目前,全市铁路运营总里程391公里,其中高铁168公里,铁路网密度达4.22公里/百平方公里,水路通航总里程468.8公里,“空、铁、路、水”的立体交通初显规模。 通过十年交通路网互联互通建设,路网密度“独占鳌头”。推进公路建设系列会战攻坚行动,2013年安顺提前全省两年率先实现高速公路“县县通”,2015年提前全省两年实现“村村通油路”,2018年提前全省一年实现“组组通硬化路”。到2022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43万公里,路网密度达154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一,其中,高速公路510公里,普通国道458公里,普通省道1099公里,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的路网密度均排全省第3位。形成以6条高速公路、4条普通国道、11条普通省道为主骨架,以641条县乡道、4311条村道为毛细血管的公路网络。经过十年的建设发展,人民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安顺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通过十年来补齐交通短板,区位优势“独树一帜”。随着安普、惠兴、六镇、花安、安紫、织普、紫望、都香等374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路网密布全域,高速公路里程由2012年的184公里增加到2022年的510公里,形成了“四横一纵一环”的高速通道网络,全市高速公路密度达5.5公里/百平方公里,凸显了黔中经济区核心区的区位优势。
主持人:
这不难看出,我市在交通道路方面投入力度的确不小,您的这番讲解已经让我和广大网友们对本市交通运输近十年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路网建成通车后,必不可少的就是运输问题,请问这“黄金十年”,我们运输服务能力提升到了什么程度?
植恺:
十年来,我们坚持服务群众,运输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出台《安顺市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安顺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规范和丰富了我市出租汽车服务;中心城区公交车运营体制改革,实现了一城一交、公交公营,中心城区公交线路长期存在的线路重叠、经营矛盾突出等问题得到解决;老旧柴油公交车全部淘汰下线,新投放404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上线运营。群众出行满意度不断提高,助力安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到2022年底,全市共有公交经营线路45条,总里程1760公里,出租车日均客运量达1.3万人次;驾培机构37家,年平均培训驾驶人员1万人以上;货运企业数138家,货运车辆数2827辆;客运企业41家,客运车辆数1948辆;公交公司19家,公交车辆数762辆;出租车公司26家,出租车数2105辆;网约车公司19家,网约车数1780辆。
主持人:
以小见大,刚刚谈的都是时间尺度比较长的发展情况,可以给广大网友讲讲,刚过去的2022年,我市交通运输发展又取得哪些成绩?
植恺:
一是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翻番。为落实交通运输行业稳投资三年行动,2022年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65.45亿元,比去年的投资翻了一番还多,同比增长达105%。 二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新开工建设沪昆高速扩容工程(安顺段)和本寨至江龙、新场至岩腊、宗地至坝寨等107公里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项目;完成120公里普通公路安全基础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337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设(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10座危桥改造、农村公路大中修(预防性养护)64公里;建成便民码头2座,启动2个渡口设施升级改造。 三是营运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新增公交线路212公里和5条专线,持续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扎实推进“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全市1103个建制村通过邮政、快递渠道完成建制村物流服务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覆盖率已经达到95%;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公共汽车、出租车新增及更新新能源车占88.95%,新增新能源游船25艘;推动辖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改造,全市15个服务区实现无障碍设施、充电桩建设全覆盖,10个服务区建成“司机之家”。全力支援贵阳战“疫”。组织转运客车137辆次、驾驶员274人次,圆满完成3060名在安隔离人员的转运任务;组织20台客车、40名驾驶员驰援毕节,助力毕节疫情防控。
主持人:
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过去的一年交通运输发展取得的成绩。同时,去年也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年,作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的主管部门,你们做了哪些工作?
植恺:
我们认真研判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坚持问题导向,严抓隐患整治,国务院安委会督导帮扶组反馈隐患问题81个,已整改79个,整改率97.53%;11条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示范工程创建,已完工6条,其余正有序推进。省领导带队检查安全生产反馈问题隐患323个,已整改322个,整改率99.7%;铁路单位推送及路警联合排查路外隐患48处已全部完成整治。强化应急保障,常备公路管理养护应急救援人员414人,储备应急保障客运车辆204辆、5893座、货运车辆73辆、810.41吨,加强道路巡查和监测。紧盯交通运输安全重点,创新构建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不断提升行业本质安全,在全省得到推广。
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努力带动全社会共建共享有序的交通出行环境。铁腕“打非治违”,出动执法车辆3913辆次、执法人员14249人次,检查车辆49669辆次,办理行政执法案件2030起,作出行政处罚860万元;开展路警联合治超184次,查处超限车辆1257辆,作出行政处罚43万元;查处货车非法改装226辆,作出行政处罚60.2万元;跟踪督办12345转办工单123条,12328电话系统工单6856条,12328微信小程序转办112件等群众举报查处,办结率为100%;开展源头企业联合巡查93次,巡查维修企业35家;推进水上交通执法检查,开展航(查)466次,船舶日常检查483次,检查船舶825艘次,检查渡口382道(次),出动执法车辆巡查410车(次)、巡查里程29607公里,指出水上交通安全隐患33起,全部整改完成。
主持人:
果然是术业有专攻,接下来,能否结合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我市交通运输行业将会有什么机遇或风险挑战?
植恺: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时期”的重大判断,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必须做到“六个有利于”。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在扩大内需上有新突破,重点围绕基础设施投资发力,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稳住投资“大头”。这些都是我们研判形势、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就机遇而言,从全省看来,贵州有“黄金十年”打下的坚实基础,有新国发2号文件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特别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深入实施,我省进入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推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从行业上看,交通运输部为贵州量身定制了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的支持方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贵州省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实施纲要》《贵州省水运体系发展行动方案》,我市在过去十年中奋勇争先、苦干实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时不我待。 从挑战来看,一是供需矛盾发生变化。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交通出行服务需求,我们在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信息共享、“零换乘”“公转铁”“公转水”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必须加快构建顺应时代发展、符合人民意愿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二是投资增长压力较大。近年来交通投资高速公路占80%左右,随着我市在建高速公路陆续建成,以高速公路为重点的交通投资不可持续,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综合研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挑战和风险增多,问题与压力交织,但发展和机遇总体形势有利,我市交通运输发展仍大有可为。
主持人:
刚才,您给我们介绍了我市交通运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作为新时代的安顺交通人,将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迎接这些挑战和机遇?
植恺: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现在,我们正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我们要坚持服务大局。大力推进沪昆国家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安顺段),加快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专项行动,着力推进南北盘江-红水河航道提等升级,当好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者。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加快推进出行服务快速化、便捷化,提升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服务水平,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路网覆盖的深度和广度,真正实现人享其行、货畅其流,锲而不舍抓好安全生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新时代,我们要坚持生态优先。坚持把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养护全过程,全面推进绿色公路、绿色港口、生态航道建设,加快推进运输结构优化调整,扎实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大力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鼓励引导绿色出行,让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加低碳。新时代,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不断推出重大改革举措,以战略思维、前瞻眼光谋划改革创新,突破思维定势,摆脱路径依赖,敢闯敢试、敢想敢干,最大限度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力。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从严治党。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新时代贵州精神和开路先锋精神,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谨慎,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自我革命中永葆奋进活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
由此可以看出,交通运输行业未来发展的确需要砥砺前行的勇气。特别是在近期,我们通过了解到省委、省政府提出,即将打造黄果树景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给我们全市综合交通带来了发展机遇。在此,我们想重点了解一下,交通运输部门准备采取哪些工作措施?助力黄果树景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植恺:
目前,安顺市有2个5A级景区(黄果树、龙宫)、13个4A级景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全国甲类旅游开放城市。15个4A级及以上景区均已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或市政快速路连接。2023年,我们主要采取了四个方面的工作措施,助力黄果树景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一是全速推动沪昆国高繁忙路段扩容改造。加快建设沪昆国高贵阳经安顺至盘州段扩容改造工程,目前安顺段工程已经全面启动,未来建成后,将承担疏导过境交通功能,既有沪昆国高承担旅游、县际间交通等集散功能。 二是支持打造桥旅融合示范项目。加快六安高速公路及其花江峡谷大桥(在建世界第一高桥)建设,力争2025年6月建成通车,采取市场化方式植入观光、研学、游憩等业态。提升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住宿设施,完善大桥观光、极限运动等新业态,并加大与周边景区、民宿联动。 三是支持完善“快进慢游”路网。调整S105穿越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普通国省道线位,指导加快G320镇宁至石头寨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资金继续完善黄果树景区区域公路网络。 四是支持城市公共交通和农村客运发展。2023年至2025年,我们将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服务黄果树、龙宫风景名胜区出租、公交、农村客运等道路运输营运企业,进一步优化完善车辆、运输组织线路等,提升运输服务效能。
主持人:
可以讲述一下今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要做的具体工作吗?
植恺:
今年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推进我市的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一是抓投资,在服务经济发展上体现新担当。全力推进安顺境内163公里高速公路建设,助力安顺融入“强省会”一体化发展;加快180公里普通公路建设步伐,新增3个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比提升至68%以上,助推安顺区域经济发展。高位谋划项目储备,积极争资争项,争取更多上级资金支持安顺交通运输发展。 二是提质效,在服务乡村振兴上实现新提升。发挥交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年行动。以713公里“一环七带”美丽农村路经济示范走廊带为基础,不断发展“农村公路+”模式,充分挖掘农村公路“路衍经济”潜能,新增美丽农村路50公里、经济示范走廊20公里。 三是强服务,在扩大优质运输服务上迈出新步伐。扩大优质运输服务供给,优化发展客运班线,推广定制班线服务,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有序推进城市公交线路向乡村延伸和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不断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推进“交邮融合+”客流、物流、电商融合发展,更好地服务农村群众;加快网约车合规化进程,推动出租汽车新老业态融合发展,满足群众出行个性化需要;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政务服务质效。 四是强治理,在平安交通建设上彰显新作为。在执法规范上拿出新举措,在安全生产上提供新动力,在行业治理上迈出新步伐。扎实推进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提升行业监管服务能力;加快推进行业安全监管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传统设施数字化转型;持续开展公路安全设施提升行动,推进交通运输本质安全;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强化行业治理,净化交通运输市场环境;推动平安交通建设迈上新台阶。 五是强保障,在干部队伍作风转变上展现新形象。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行动,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决纠治“四风”,大力整治局系统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推进干部明责尽责,不断提升干部执行力、落实力,推动机关作风持续向好,为全市交通运输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主持人:
再次感谢植恺总工程师做客本期访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我市交通运输工作的相关情况,同时也感谢网民朋友们的关注,本期在线访谈到此结束,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来源:安顺市人民政府网
责任编辑:胡晓 二审 李隽 三审 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