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前后,惠风和畅,新茶叶芽鲜嫩翠绿,是一年当中最佳采茶时。在位于关岭自治县岗乌镇的上寨茶场,数百亩老茶树迎风摇曳,上百名采茶工置身茶丛之中,双手飞舞拈芽采翠。山下,茶叶生产车间茶香馥郁,制茶师炒茶制茶,把一叶叶嫩芽制成供不应求的精品新茶。
航拍岗乌镇上寨茶场
“上寨茶场共有480亩的老茶树,去年增种了1637亩新茶树,使规模达到了2000亩以上。今年的第一批春茶已经开始采摘,因为我们所产的茶叶品质好,广州、浙江、湖南和省内订单都很多,预计第一批春茶就有200万元左右的产值。”关岭自治县亨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龙文波说道。
据悉,上寨茶场的老茶树是上个世纪50年代由村集体栽种,当地海拔达1600余米,常年云雾环绕,所产茶叶非常优质。
“此前茶山长期缺乏管护,杂草丛生,产量又低,销售环节滞后。我眼看那么好的茶山无人管,好茶也卖不出,便成立了公司,把上寨茶场全部承包了下来。”龙文波告诉记者,承包茶场之后,他精心管护、优化工艺、提升产量、开拓渠道,渐渐重拾“岗乌云雾茶”品牌。
岗乌镇上寨茶场
茶场发展欣欣向荣,有效促进了当地群众稳定就业、稳步增收,这段时间进入了采茶高峰期,平均每天都有150名采茶工上山采茶,当地群众刘琼态便是其中一名受益者。
“上寨茶场一年比一年效益好,我们来这里务工稳定又有保障,这几天采茶一天我就要挣100多元。平日里除草、整地、修枝的活儿也不少,基本一年到头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刘琼态提到茶场工作以后的收入,脸上满是笑容。
在茶叶生产车间里,制茶师傅李开忠正在炒制新茶,每一个步骤相当娴熟,不一会儿浓郁的茶香便扑鼻而来。
“我这炒茶制茶的手艺全是老板亲手教的,现在炒制毛尖、毛峰等绿茶工艺已经非常熟练了。”李开忠说,在茶场工作四年,他从初入门的新手到如今的炒茶师傅,不仅学到一门技术,还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采茶工在采摘新茶
在上寨茶场,如刘琼态、李开忠一样的受益群众比比皆是。据悉,该公司种植、管护、采收都能够为当地群众提供务工岗位,去年一年就发放了370余万元的务工工资,覆盖周边群众达18000余人次。
“去年我镇投入约500万元,在上寨茶场新种植茶树1637亩,由公司负责管理管护和生产销售,每年按照相关比例进行分红,茶场产权始终属于村集体。”岗乌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何巍说,按照“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目前村集体已获得分红资金近25万元。接下来,该镇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大政企之间的联动,把全镇茶产业做好做优做强,通过产业振兴带动更多农户实现稳步增收。(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