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茶飘香。近日,记者走进安顺御茶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御茶村茶业)位于西秀区鸡场乡的茶叶生产基地,郁郁葱葱的茶山上,200多名茶工正在抢收春茶,场面蔚为壮观。制茶车间,伴着茶香,工人正陆续将送来的茶青加工成各类干茶。
“近五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增加种植面积、扩大生产能力、提升产品质量、提增产业效益,不断加快有机茶产业发展步伐。”御茶村茶业总经理邵欣宇介绍道,公司自2007年依托原安顺茶叶果树场(安顺市出口茶示范基地)成立以来,在推进“全产业链”发展进程中,始终以“不浪费每一粒茶青”为宗旨,坚持走“做好明前茶、名优茶,做强夏秋茶”的产业发展之路。
作为外销型茶企,产业结构的优化必须接轨国际市场,但要赢得国际市场、做大发达国家市场,就必须实现有机茶转换认证。御茶村茶业笃信这条“铁律”,也在产业发展中付出了艰辛。
“我们秉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严格按照有机茶园管理标准实行人工除草、使用农业‘投入品’、施放有机农药和肥料。公司以生态茶园系统为依托,以现代绿色食品生产科技为保障,相继通过QS、ISO9001-2000、ISO14000、HACCP等相关体系认证。”邵欣宇说,近些年,其公司努力取得了欧美地区和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出口有机认证,去年,还获得RCEP协定原产地证书。
五年磨一剑。如今,该公司有机茶园面积从1000余亩扩大到2360亩,实现了春夏秋茶的立体生产,实现了茶资源的周年利用。而随着3条白茶、乌蒙茶生产线的即将投用,其两座加工厂的生产线将达到11条,产能扩大毫无疑问。同时,该公司还将春茶、夏秋茶生产比例进行了调整,这样一来,夏秋茶产量占比超过了90%。
“一亩茶树能生产明前茶、名优茶并不多,但却可以加工出400到500斤夏秋茶。”邵欣宇说,目前,其公司自有茶园每年只能生产5000斤春茶,但却可生产1000多吨夏秋茶产品,产值近2千万元。瀑布毛峰、龙井等春茶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山东、江浙等地,片茶、茶沫等夏秋茶产品主要外销东南亚及欧美国家。
要做大有机茶市场,茶企抱团发展是关键。近几年来,御茶村茶业团结带动多家安顺茶企成立“有机茶联盟”,以期整合各家茶企生产资源,按照有机茶管理标准和欧盟、北美、日本认证标准进行茶叶生产,扩大茶叶产品出口量。“目前,联盟直接带动3家茶企、间接带动10余家茶企参与有机茶种植和生产,形成覆盖西秀区多个乡镇的1万多亩有机茶园。”
在茶产业提质增效发展中,御茶村茶业不断以茶园管理、种茶、采茶、制茶等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我们的种植生产基地每年直接带动50多人就业,其中20多人是机采工,他们的月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熟练工月工资甚至可以拿到上万元。春茶采收可带动500多人就业,20多天采收期内,人均可增收3000元左右。”御茶村茶业副总经理殷燕勤说。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我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殷燕勤表示,御茶村茶业将持续推进茶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不断扩大产能提质效,助推安顺茶产业做优做大做强,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学思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