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烟叶任务及目标是种植烟叶3.24万亩,生产收购烟叶7.9万担,实现烟农种烟收入1.26亿元以上。春天好风光,田间生产忙,目前,我市各地正有条不紊地加强烟叶育苗管理和起垄备栽工作,为适时高质量移栽打下坚实基础,为完成目标任务奋发作为。
在平坝区十字烟区产业综合体育苗工厂,一排排大棚错落有致,大棚内正在育新苗,生产干劲足。只见一排排育苗盘整齐地漂浮在水中,嫩绿的的烟叶在阳光的照耀下十分耀眼,记者看到务工人员们正忙着撒肥料、整理苗盘、剪叶等,到处一片繁忙。
平坝区十字烟区产业综合体育苗工厂
“目前烟苗长势良好,已经进入第一次剪叶阶段,以达到培养壮苗,为即将开始的烟苗移栽做好准备,”十字烟叶收购线主任李从勇告介绍,这里有11个连体大棚、能育苗47000盘,可供约4400亩的种植面积,为了实现多元增收,基地育完烟苗后,还进行蔬菜等育苗,带动约500人次用工,增收农民收入。
平坝区十字烟区产业综合体育苗工厂剪叶忙
正在忙着为烟苗剪叶的袁昌燕和同事一起操作器械,熟练地将机器来回运作,不一会儿就完成了剪叶工作。“我在这里工作好几年了,以前是临工,按天算工资,从今年开始我成为了正式员工,一个月有3000元的工资,有了稳定的收入。”袁昌燕高兴地说。
嫩绿的烟苗
平坝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叶分管副经理岑浩告诉记者:“2023年平坝区共落实种烟主体203户,种植面积10300亩,育苗盘数11.07万盘,预计收购量2.6万担。”
平坝区烤烟育苗只是我市强化壮苗培育、落实标准化育苗管理的缩影。据了解,全市2月20日全面完成育苗播种,育苗播种39.18万盘,出苗率达95%以上,各地根据不同移栽方式配套壮苗标准实施分类管理,加强苗棚温湿度和水肥管控。目前已全面完成匀间苗管理和二次施肥,烟苗已进入剪叶管理阶段,烟苗能较好满足四月中旬移栽要求。
烤烟生产,关键的不只是育好苗,还要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种植管理。当前,在我市平坝区、西秀区、紫云县等地,烟叶种植坝区已起了垄、覆了膜,远远望去整整齐齐,一张张白色的膜布波光粼粼,在广袤的土地里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农户在烤烟种植区覆膜
据了解,自3月3日召开全市烤烟备栽现场会以来,我市全面启动整地、施肥、起垄、覆膜等备栽工作。截至3月30日,全面完成绿肥翻犁压青100%,起垄已完成计划面积的86.6%,覆膜完成52.63%,定点破膜盖土待栽完成22.74%,备栽进度和质量较往年提升明显。
覆了膜的烟叶种植坝区
烟叶生产忙,“烟草+”循环发展旺。近年来我市依托烤烟产业链开展全环节专业化服务、设施综合管护利用等循环发展,发挥烟叶产业链带动优势。
在烤烟育苗的关键时期,抓好病虫害防治尤为关键。在西秀区山京育苗工场,合作社队员绕明英和同事们踩着缝纫机、拉着线制作一个个白色的笼子。
“这些笼子是什么呀?”
“这些啊,是蠋蝽的家。”面对记者的提问,绕明英回答道。
在蠋蝽养殖区,记者看见一个个白色的“小房子”里,小小的昆虫正茁壮地成长。
合作社队员在制作养殖蠋蝽的笼子
“通过培育蠋蝽,利用‘以虫治虫’的方式达到绿色生物防控,保证烟叶品质安全,提高烟叶质量。”西秀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技术人员王峰介绍,养蠋蝽主要是防治烟青虫,蛾之类的一些幼虫,这样的话,就可以有效的降低农药使用量,达到绿色防控;合作社专业化繁放蠋蝽,降低老百姓的种植成本。
据介绍,西秀区山京育苗工场作为全市蠋蝽培育的扩繁点,每年扩繁蠋蝽约50万头。该基地共有育苗大棚20个,可供种植10000余亩。今年,这里烤烟育苗72384盘,可供烤烟种植9000多亩。
蠋蝽养殖区
此外,为了促进多元化利用,西秀区山京育苗工场在烟叶育苗结束之后,就要进行水稻育秧,不仅能提供3000多人次农民就业,促进“烟草+”循环发展。
西秀区山京育苗工场
同样,实现了“烟草+”循环发展的还有石平村。
“我种植了50亩烟叶,每年种完烟叶后还可以种植蔬菜,可以有多份收入。”石平村烟叶种植户詹大蓬一边覆膜打点、一边告诉记者,近年来,烟蔬轮作成为他的主要收入渠道。
原来,西秀区在石平村建立了西秀区杨武乡石平村烟区产业综合体,在当年3月-9月种植烤烟,10月-次年2月接茬种植蔬菜,提高了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种植户在覆膜打点
西秀区杨武乡石平村烟区产业综合体规划区可利用面积2000亩,划分为4个片区,试行“烟稻”、“烟蔬”等轮作茬作。年规划种植烤烟1000亩左右,配套其它多元产业1000亩左右,规划区涉及11个村民小组、321户1123人。通过‘烟蔬轮作’的模式,春夏季节,百姓通过土地流转收取一笔地租,再到合作社务工获得一笔收入,等到烟叶采收后也不让土地闲置,到时候再种上秋冬季蔬菜,村民们又可以得到一笔收入,达到多业态融入,实现多渠道增收。
据了解,我市按照“以烟为主、多业配套、融合共生、协同增收”的建设思路,深入推进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分别在西秀区、平坝区、紫云自治县、普定县等建成烤烟产业综合体,推动烟地、设施充分利用,产业链条有效延伸,组织方式转型升级,构建以烟为主、多元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实现“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总目标。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