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安顺经开区幺铺镇南山村,蔬菜基地里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基地内的生态园修建了休闲长廊,道路两旁设置了景观路灯。放眼望去,200多亩的大棚有序排列,田间修建了古典雅致的休闲凉亭,一派田园风情图景。
大棚里,成片的绿色蔬菜生机盎然、长势良好,工人们干劲正足,正按要求紧张有序地忙着采收芦笋、西芹、空心菜等新鲜蔬菜,随后进行分拣、装袋,经过包装后运往指定的销售点。
基地内,整齐地挂着“贵州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贵州省无公害蔬菜产地”、“安顺市保供稳价蔬菜种植基地”、“幺铺镇东南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安菜网首采合作基地”等牌子。在基地内,东南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技术管理负责人樊国银正引导工人有序下田、分时下地、分散干活,抓好春耕备耕工作。
连片的菜地里,蔬菜竞相生长,带来了增收的希望。“我在外从事蔬菜产业多年,有一定的技术优势。2014年从浙江回来,看好南山村这片土地的地理优势和市场前景,多年来,我负责技术,合伙人负责市场,一直深耕绿色生态蔬菜。”樊国银介绍道,基地今年将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力求种出更多品质高、绿色无公害、深受市场青睐的菜品,实现四季连作蔬菜,有效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据了解,幺铺镇东南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7月,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发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栽培、产业化开发以及生态化培育的蔬菜产业,并发展成为了农旅结合的生态园。
当天的蔬菜采收工作结束后,工人们又来到大棚里除草。为了确保蔬菜四季供应不断,南山村蔬菜基地边收、边种、边管护,周边群众一年到头都能到基地务工。南山村村民吴龙芬在基地务工已是第7个年头,技术娴熟的她正在大棚里忙着采收西芹。她告诉记者:“我们是多劳多得,在基地几乎天天都有活干,平时每月都是2000多元的工资。收成越好、收入越高,最多时一个月收入能达到4000多元。做熟悉了也能学到种蔬菜的技术,还能照顾家里,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据了解,东南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基地采用标准化种植模式,从育苗、种植到采摘、管护一系列标准化的管理方式,有效增加了基地蔬菜的产量,还实现了蔬菜种植产业化、效益化发展。该合作社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施,按照季节性种植和蔬菜市场供应情况,抢占错峰上市的优势,大力发展“短平快”蔬菜产业,种植空心菜、苦瓜、南瓜等蔬菜,通过订单农业的发展方式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20余户农户参与蔬菜种植,解决劳动就业80余人。
“我们今年春耕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主要种空心菜、苦瓜、南瓜等蔬菜,采取套种的方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上面种瓜、下面种空心菜,正有序采收上市。等到秋季就可以种莴笋和芹菜了。”樊国银介绍,目前,他们的蔬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除了在本地的农贸市场进行批发外,还有很多省内外的客商来拿货,每天采取订单式供应,当天下的订单次日备货发走。
一端链接田间地头,一端链接城市。东南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升级农产品供应链,通过“安菜网”网络渠道,采用“预订制消费+集约化配送”模式,通过自建仓储、物流、配送,实现农产品从地头到餐桌高速的流通,让利两端,缩短了农产品流通环节。樊国银介绍道,“去年我们发放工人工资270多万元,空心菜采收时每天需要80个劳动力,分别负责采收、打包,第一时间将新鲜蔬菜运送到各地市场。”
新的一年,东南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又有了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新规划,樊国银告诉记者,将持续改进蔬菜生产规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并加大线上线下的市场推广,并通过实地体验、休闲观光等农旅融合的发展方向,倡导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的理念。多举措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标准化、生态化的生产示范园区建设,今年合作社蔬菜销售预计将达到700多万元。(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