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金土村:古韵乡愁萦绕 生机活力焕发

2023-05-15 22:50:22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今年3月,住建部、国家文物局等六部门公布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贵州省33个传统村落榜上有名,我市西秀区刘官乡金土村就是其中之一。

金土村田园风光

  刘官乡金土村建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村民大多为明洪武年间调北征南、填南迁徙于此的军民的后裔。目前,该村辖小黑村、金齿村两个自然村,住有屯堡村民438户2092人。

  近日,记者走进金土村,只见村民主要沿河流背山面水相邻而居。村落东南、西面的丘陵各自相连,中部黑秧河由西向东流过,河流两岸,不仅有千亩竹海风过沙沙响的盛景,更有数百亩水田耕地沿东北、西南两线铺展开来,村民们正忙着收割油菜、管护秧田……眼前,正是一幅山环水绕、田舍相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田园乡村图景。

      西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土村小黑组任氏老宅

古寨门上有斑驳的图案

  金土村保存着不少石(砖)木结构的屯堡民居,这些传承江南传统民居特色的四合院大多建于清朝至民国初年。

  穿过弃用的石拱寨门,漫步于徽派建筑巷陌深处,轻抚石墙、石凳、石墩、木门、木窗、木柱,仰视垂花门楼、木雕花窗,给人宁静悠远之感。而这里的屯堡人,仍固守着原有的习俗和文化,乡音未改,服饰依旧,“大明遗风”犹被时光凝固。

徽派建筑中的垂花门楼

  拾级而上,跨入大朝门上雕刻着“福寿”两字的任氏老宅,一个古香古色、气派幽静的四合院映入眼帘。环顾院中,石墩、木柱、木对联、寿匾、花窗比比皆是,窗棂上雕刻着“龙凤呈祥、喜鹊登枝、百鹿含枝、喜鹊闹梅”等象征吉祥如意的精美图案,而“森逾古稀”“共祝遐龄”“袛園宛在”三块寿匾,据说乃清末民初贵州名流任可澄所书。

沿袭江淮风韵的四合院

  已入耄耋之年的屋主任登选告诉记者,这座院子建于清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房子住过五代人了,我们也经常修补,但是朽坏的地方也多,没精力管了。”看着木门上栩栩如生的“渔樵耕读”图,任登选说,自从5年前儿子一家搬到新房子住,就剩他和老伴住在这座老宅子里,守着祖业和祖训。

永兴寺

玉皇阁

  “金土村有传统民居80多座,但是,村民逐年迁至新居后,只有少部分传统民居保护完善,其余保护较差,损毁严重,亟需保护。”据刘官乡人大副主席张新介绍,除了传统民居,金土村还保留有永兴寺、玉皇阁等古建筑,和画马岩、金齿碑刻、小黑古井、古驿道等历史文化遗存,是它们赋予了金土村几百年来的人文古韵。

金土村“镶环桥”

  任小安的旧宅子也保留有雕刻精美的垂花门楼,只是除此之外,房屋垮塌严重,已不宜居住。走进其不算新的新家,屯堡“守艺人”、 57岁的任小安独坐古朴的神柜前,正在用传自于父亲的竹编技艺编织着屯堡人家的幸福生活。

村民任小安在用竹子编鸡笼

  “我们这里有个大竹林,村里很多上点年纪的人也都会竹编手艺。农闲时候,大家会砍些水竹来编一些生活用具卖,挣钱贴补家用。”任小安用柴刀划着竹子,腼腆道:“我家父亲在世时,会编粮仓、料箩等多种农具,但我只会编鸡笼等几种简单的。这批鸡笼过几天就要交货,我要抓紧做完,好下田收菜籽。”

  “我们家老祖宗是明朝调北填南时来这里的,到现在传了十七代人了……我们王家以耕读传家、积德行善、孝老爱亲等教育后人。”谈到家氏源流、家风家训,73岁村民王政平甚是自豪地说。

  王政平是金土村金齿地戏队队长。改革开放后,年轻的他从老前辈肩上接过传承屯堡地戏的担子,重组地戏队,将“残唐五代”地戏发扬光大,维系戏脉。多年来,他带领地戏队数次参加省、市、区级活动演出,成绩斐然。

  “跳不动了,十多个队员里最年轻的已经68岁,年轻人觉得跳这个挣不了钱也不愿学,还怎么跳?”王政平忧心道,他希望有更多人关注并加入地戏队,将这种有“戏剧活化石”之誉的民间戏曲传承下去,为黔中文脉赓续增光添彩。

金土村乡村文化舞台

  文化是传承民族精神血脉的根和魂,而土地则是中国文化之根,乡土又是游子魂牵梦萦之所。要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特色田园乡村,得做好“土地文章”,创造更多物质财富。

村民家门前的百年檬子树

  “我们将抓住编制保护利用规划契机,争取支持,用好土地,不断推动金土村农业产业发展,加快群众增收步伐。”张新说,刘官乡将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原则,切实强化金土村等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内外兼修”,刷新“颜值”更提升“气质”,助力传统村落“活起来”,让金土村逐渐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金土村不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还有耕地4500余亩(其中水田2700余亩),更有2400亩林地、千亩竹林、两座水库及黑秧河等自然资源,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成片的金刺梨迎来花期

  “近年来,我村相继种植金刺梨600余亩,养殖林下鸡800羽,建成旅游接待中心1个,农家乐、农家客栈2家。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达1.6万余元。”据村驻村第一书记聂斌介绍,今年,金土村将规模化发展水稻种植产业,并种植玉米300亩、大豆300亩、高粱200亩、辣椒300亩,带动村民实现产业增收。

  聂斌说,下一步,金土村将因地制宜走“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之路发展村级产业,推动全村人文和自然资源资产变“黄金”,并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产业发展中推进村落“活态传承”,让金土村古韵乡愁萦绕绵延,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活力。(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学思 郭黎潇)


责任编辑:顾宇 二审 梁惠焜 三审 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