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同合样本”——紫云自治县板当镇同合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观察

2023-05-19 01:23:23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诗集《同合》是驻村第一书记杨杰驻村行走三年,创作的400多首乡村振兴主题诗歌。自筹资金出版后,他又将该书赠给当地村民、学校和图书馆。”5月5日,紫云自治县板当镇同合村举行乡村振兴主题诗集《同合》捐赠仪式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文化名家汇聚到这个昔日的二类深度贫困村,看乡村巨变,感受诗歌之美,品味文化盛宴。

  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同合村坚持塑形和铸魂相结合,用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动力、展魅力,积极探索“文化润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的乡村振兴“同合样本”,着力为乡村振兴嵌入文化底色,不断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探索出一条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文化润民  赋予乡村振兴“新灵魂”

  初夏时节,走进同合村村口,公路旁的红色文化雕塑格外引人注目,鲜红的党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image.png

  村口的红色文化雕塑

  同合村是红军长征经过地,1935年4月12日,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二团,在邓华的率领下,担任先遣任务,从长寨出发经长顺县的摆所、云盘进入紫云县的板当、尅卜(今同合)、小牛场,后进入紫云县城。

  杨杰的笔名叫小语,是中国作协会员、贵州省作协理事,被誉为贵州第二代主旋律诗人代表人之一, 2021年5月来到同合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挖掘红色文化是他做的第一件事。

  踏访红军长征足迹,追寻红色记忆,整理红军故事,邀请厦门大学博士研学小组、贵州大学硕士研学小组和贵州民族大学学生等到村里调研交流,创作“红军过同合”“军民鱼水情”等诗歌作品,修建红色雕塑、红色墙画、乡村红色花园,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近两年时间来,在杨杰的带领下,通过一系列的红色文化挖掘与文化活动开展,让红色文化不断成为同合村的“文化名片”。

  “通过对红色资源的挖掘,让村民对本村的红色文化都有强烈的认同感与荣誉感。传承红色文化,也为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杨杰说,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将红色基因内化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能为乡村发展铸魂聚力。

image.png

  山歌比赛

  “一劝世人多行善,广结善缘福寿全。二劝世人行孝道,自古百善孝为先。”一曲曲扣人心弦的山歌,传递人间“孝、善”之美,这是今年1月在同合村举行的“山歌唱孝善”比赛的情景。

  传递“孝、善”文化是同合村“文化育民”的又一个生动实践。

  据同合村村支书、主任李正斌介绍,除了挖掘红色文化,同合村还巧用传统文化节日,传递“孝、善”文化,培育时代新风。

  举办孝善文化节、举行“山歌唱孝善”比赛、春节写春联送祝福、孝善文化进校园、举行中秋诗会……同合村每年举行的传统文化活动多达10余场,让农村文化活动真正做到常态化开展。

image.png

  文明户评比活动

  作为省级文明村,围绕宜居乡村创建,每个季度,同合村如期举行“五星文明户”评比活动。“农户必须通过孝善、宜居、守法、致富、奋进等五项指标考核,才能获此荣誉,获得1000元一次性奖励。”杨杰介绍,“我们选择在孝善文化节活动中大张旗鼓表彰文明户,目的是扩大影响力,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营造人人争先进、争文明的良好氛围。”

  文化惠民  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

  攻方快传、运球、过人、投篮,动作一气呵成;守方盯人、拼抢、断球、盖帽,完全不落下风。赛场上攻守交替,你来我往,精彩纷呈。“好球、好球!”一旁观看球赛的村民热情高涨,喝彩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这是今年4月27日在同合村举行的“黄家湾杯·村BA”篮球赛总决赛现场。该比赛由同合村与周边五个村寨联合主办,比赛的奖品很有“乡土味”,其中一等奖为一头400斤的大肥猪,二等奖300斤,三等奖200斤。

  “村里举办篮球友谊赛,将爱好篮球运动的干部和群众聚集在一起,增进了干群关系,也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杨杰表示,近年来,同合村持续开展村干部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以蓬勃向上的“精气神”和文明新风尚助力乡村振兴。

  篮球赛是同合村文化惠民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的一个缩影。

  近些年,同合村坚持“送文化、种文化、享文化”理念,通过广覆盖、多层次、高频次的群众文化活动,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

image.png

  书法家进村开展春节送对联活动

  2021年以来,除了每年春节举行的“送春联”活动,同合村先后举行全国名家、全国作家走“同合”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名人及著名作家走进同合村,不断把优秀文化引进来,让村民及学生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与全国名家交流学习的机会,开拓视野,提升群众文化认知。

  “邀请全国各地的文化学者走进村里,深埋‘文化’种子,可让村里的孩子感知外面的世界,焕发他们对学习知识的渴望。”杨杰说。

  作为省级文明村寨,同合村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争取项目资金,装饰“民族文化墙”,打造“移民小区民族文化园”,修建“芦笙休闲广场”,打造“农家书屋”,建设民族文化雕塑,村里公共文化阵地全面提档升级,让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中享受快乐。

image.png

  村里随处可见的文化墙

  “以前大家闲暇时不是看电视就是打麻将,现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可以到文化广场跳舞、健身,到农家书屋看书阅报,参加村里举行的各种文化活动……”李正斌高兴地说着村里的变化。

  此外,在以文化“铸魂筑梦”的路上,杨杰作为著名诗人,创作报告文学《兵支书》被贵州省委组织部推荐参评第六届全国党员教育优秀教材展示,组诗《我在大山里看见海边的亲人》发表后,被《广州文艺》赞誉其为“驻村诗人把最动情的诗歌写在贫困山区的耕耘者,主旋律诗人把深扎基层当成历练诗歌精神精彩课堂的践行者,新时代诗人将笃行文学自觉升华成创作生命的守望者”。同时,出版《同合》一书,把“奋斗”笔下的文章写在同合大地上,在他帮助和感染下,让同合村群众记得住“乡愁”,看得见“远方”。

  文化富民  注入乡风文明“新动能”

  “我是服气了杨书记,我们学校的老师贴宣传单在村里画的孝善墙上,他硬是要求我带着老师去现场清理干净,并规范张贴位置。”村小校长王洪说。

  两年多来,村里的两千多个平方米的墙画没有一名小孩在上面乱涂乱画,形成一股村民自治的乡风文明新气象。

  老支书韦小勇介绍说:“咱们杨书记做事太扎实了,全村墙上的每一幅画他都亲自现场设计,先带着画家走村串寨采风,把村里的老人、出嫁的闺女、年轻的妈妈们画在墙上,漂漂亮亮的,不仅小孩子们不去乱画,连外村来这里玩耍的人也不会去乱画,因为墙面上画的是自己的亲人,大家都爱护,外嫁的闺女们还惦记着村里的画。”

  “播洒文化雨露,浸润山乡振兴之花,保护好、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通过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延续,让人们‘看得见乡愁’也‘记得住乡愁’,这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杨杰介绍,“诗画同合”就是他构想的同合村乡村振兴的新蓝图,坚持依托文化底蕴,走农旅融合的发展道路。

image.png

  同合村森林民宿

  如今,走进同合村的森林民宿,四处洋溢着浓浓的民族文化气息,夏日暖阳透过棵棵挺立的青松,洒在民宿客房的窗台上,让人放松和惬意;爬上大高寨组于去年建成的观景台,一天24小时可欣赏黄家湾水库自然美景,观日出看晚霞,享风光醉山水。

  为搞好村里乡村旅游的延伸,同合村还着力将文化与现代农业有机融合。山上的樱桃、蜂糖李、脆红李、柑橘等四季水果纷至沓来。目前,村里建成生态养鸡场、高效示范养鱼产业等,还发展了樱桃400余亩、蜂糖李2500亩、脆红李1400亩、柑橘800亩、草莓大棚20亩,实现四季都有新鲜水果上市,供游客采摘与体验游玩。

  “在文化的引领下,同合村以康养民宿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农旅融合新发展路径已初步形成。”李正斌介绍,目前,同合村已成功获评“诗画同合”AAA级旅游风景区称号,“待同合村的旅游产业发展起来了,百姓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紫云自治县政协副主席、板当镇党委书记匡永豪介绍,下一步,板当镇将继续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广“乡村振兴文化+旅游”、“文化+产业”融合的“同合样本”。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修 伍水清 李伟


责任编辑:陈婷 二审 梁惠焜 三审 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