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四十载! 安顺市档案馆,黔中人民的“记忆家园”

2023-06-09 09:12:56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编者按: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城市都是一部行走着的“史书”。有了城市,档案馆才有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作为现代城市文明重要标志的档案馆,根植于地方文化沃土,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在与城市共生互动、文化交融和情感融合的长期实践中,不断被城市气质所涵养,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与行为规范,对内具有共性,对外具有个性,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风雨兼程四十载,砥砺奋进著华章。安顺市档案馆自1983年建成运行以来,就致力于厚植黔中文化基因,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馆藏的一幅幅历史照片和一件件文献档案,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黔中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人文风情,是一本珍贵的了解安顺城的“教科书”,亦是广大党员群众接受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市情教育鲜活的“大讲堂”。我喜我生,独丁斯时,安顺市档案馆的科学发展来源于对黔中优秀文化的弘扬,取得的成绩蕴藏着黔中本土文化的重大作用,正是秉承了“人民档案馆人民建,建好档案馆服务人民”理念,一代代黔中兰台人弦歌不辍、接续奋斗,以人民为中心、用档案惠民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安顺市档案馆,是安顺人民自己的档案馆! 

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档案馆的珍贵财富

我们是赓续安顺文化薪火的“守护人” 

安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穿洞文化、夜郎文化、牂牁文化、屯堡文化等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作为历史上“调北征南”屯军的边疆要道,素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之称,关索古道、茶马古道、滇黔驿道等曾在此交汇贯穿,“亚洲文明之灯”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千古之谜”关岭“红崖天书”、“世界唯一”的明代屯堡村落、“中国戏剧活化石”安顺地戏在此交相辉映、熠熠生辉,市井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是人间,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了市档案馆的馆藏资源、滋养了市档案馆的本土气质、塑造了市档案馆的文化形象。兰台传后世,鉴古照千秋!安顺市档案馆现藏档案116个全宗,总计126500卷(件),古籍书籍类45000余册,实物档案209件,馆藏档案资料历史跨度从清代至现在。其中,不乏有问鼎“新中国70年,镇馆之宝70件”、讲述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南迁华严洞期间安顺人民支援国家建设保护国家宝藏感人事迹的《国宝护航》系列档案;亦有被誉为“滇黔锁钥之绮丽,云上天书之原貌”的现存最早、最清楚的红崖天书民国早期原貌照片;还有完整准确记录安顺和平解放史实、被称为“黔中解放第一雄文”的“安顺地委十二月工作报告”,等等。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吹征稳驭舟!建档管档赓续绵延安顺文脉,挖掘黔中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担负起新时代档案馆文化使命,我们甘当安顺历史文化的“守护人”。

安顺市现存最早民国时期红崖天书照片

敢于思想解放和勇于开拓创新是档案馆的宝贵品格

我们是践行安顺“三敢”经验的“好学生”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敢于思想解放、勇于开拓创新是安顺宝贵的城市品格,上世纪50年代建国初期,安顺镇宁马鞍山合作社探索创建了“季节包工”的管理模式,毛泽东主席高度重视,将《季节包工》收入其亲自主编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安顺亦是“定产到组”联产承包责任制“顶云经验”的发源地,步入新时代,安顺人民大力传承和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先后涌现出“塘约经验”“大坝模式”“兵支书”和“菜单式”扶贫等一批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经验,凝练成“三敢”经验创新路的改革创新精神。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秉承百年奋斗路上“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安顺市档案馆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下好谋篇布局“先手棋”,深耕创新出新“试验田”,大胆探索、主动担当,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彰显“档案智慧”。波澜壮岁欣回首,敢在人先又续征,这些年,市档案馆大胆启动“智慧档案”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工作,率先提出的有机产品可追溯“十要件”档案标准被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纳入信息物联标准,成为全市第一个成熟的大数据应用标准;这些年,市档案馆努力开辟档案工作服务文明城市建设新路径,率先提出了为“中国好人”建立活性成长态档案这一新举措,作为“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经验典型在全国推广,成为安顺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四大经验”;这些年,市档案馆把探索全市红色资源体系“三个一体化”建设作为改革发展重大课题进行安排部署,充分发挥陆瑞光纪念馆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主窗口”作用,辐射带动全市各级革命历史教育基地实现“资源馆际联动网格化、数据共享信息化、文创产业配套品牌化”,努力构筑起黔中红色精神高地,等等。 

山止川行,风禾尽起。坚持敢为人先、开放融合、包容自信的理念,在“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坚守中继承“敢于担当”的“不变”本色,又紧跟新时代步伐不断赋予档案工作“变”的新内涵和新理念,努力从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中汲取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我们愿做践行安顺“三敢”经验的“好学生”。

厚植“一切为人民打算”深厚情怀是档案馆的良贵德行

我们是服务人民群众的“勤务员”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安顺是一片红色的热土,1935年,长征红军途经西秀、紫云、镇宁等地期间,彭德怀、杨尚昆同志与镇宁布依族首领陆瑞光签订了“反对蒋介石、王家烈、犹国才国民党及苛捐杂税”的“弄染结盟”,紫云各族群众自发护送红一军团顺利过境等故事襟怀坦荡、感天动地……安顺也是中共早期领导人、著名“四八烈士”王若飞的故乡。 

深爱如长风!王若飞同志一生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并用自身的行动,阐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气节,不仅为我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安顺市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资源,王若飞同志“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为民情怀感召激励着全市上下为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而不懈奋斗。青衿之志,履践致远,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满足群众档案信息需求,一方面,市档案馆近年来不断完善档案馆“五位一体”功能,在持续深化查档服务、全力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窗口、全面提升档案查阅利用率中坚守为民初心,为群众提供有温度的查档服务。另一方面,市档案馆积极探索档案利用新模式,通过档案跨馆利用、信息数据共享、节假日预约查档、委托代查等方式,不断打破“数据壁垒”,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此外,市档案馆还将蕴含于文献档案中的文化内涵充分赋值到文化展览、“四史”教育、走访宣讲和文艺创作中,发挥文献档案了“见人、见物、见精神”的重要作用,先后为红色题材电影《两枚铜元》,大型舞台剧《王若飞》,纪录片《中央红军长征过紫云》等作品,以及《凤凰于飞》《安顺老底子》《与茶有约》《与蜡有染》等40多部本土文化作品出版提供详实史料佐证支撑,并在2023年创新推出“档案陪您过佳节”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档案故事、畅谈当下发展、共话未来蓝图,以小切口宣讲大道理,以小故事印证大发展。 

砥砺深耕奋进新征程、履践致远建功新时代,安顺市档案馆正奋力把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档案工作的厚爱关注与殷切期盼变成美好现实,在努力建设幸福美好新安顺中当好服务人民群众的“勤务员”、作出档案部门新贡献。 

总有人间一两风, 填我十万八千梦,恰值“6·9”国际档案日,安顺市档案馆借以四十生辰喜气寄以安顺人民美满祝福——愿您,春祺夏安,秋绥冬宁!

罗洪恩、杨 桔、袁 芳、张爱国




责任编辑:宋爽 二审:梁惠焜 三审: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