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紫云自治县格凸河镇坚持党建引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化群众参与实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立足资源禀赋,推进文化旅游、生态农业深度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新活力,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农村。
格丼村荷塘一角
强化党建引领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近年来,格凸河镇加强党建引领,努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把党的声音、党的关怀传递到千家万户,村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该镇持续实施“党旗红、堡垒强515工程”,着力激发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力,常态化巩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效。紧盯村(社区)两委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基层一线干部学历和干事创业本领,抓牢抓实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巩固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落地,全镇建立网格党小组77个,选聘77个网格员、432个联户长,充分开展致富项目联建、邻里互助联动、环境卫生联治、文明新风联树,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落科村客车招呼站
在格凸河镇,由村“两委”牵头、邀请乡贤寨老参与,建立示范村、组、户评比机制。各村(社区)每月评选5户示范户、3户后进户。连续三个月排名前三的村,由镇级给村挂流动红旗奖励;连续三个月排名最后的村,由镇级给村挂流动黄旗;村组内部评比,连续三个月排名前三的,由村级给小组挂流动红旗奖励;排名最后的,由村级给小组挂流动黄旗。各组对每月评选的示范户和后进户,进行红黑榜公示。
在宜居乡村创建中,全镇10个村1个社区形成支部带着干,带领群众建设村庄、整治村容、改善环境;党员示范干,带头除陋习、倡节俭、树新风,有力推动宜居乡村建设,不断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重塑乡风文明。
发挥群众力量 携手共商共建共享
近日,记者走进格凸河镇沙戈村廖家寨组看到,干净整洁的村庄里,家家门前修建有花池,里面种植有花草绿木;用砖瓦砌成的景观墙、竹木编制的围栏装扮下,村庄格外美丽。
“之前,村庄里排水沟是泥沟,排水不畅,污水横流;村里把泥沟进行了硬化,排水畅了,污水没有了,蚊虫也少了很多。”70多岁的陆华秀如是说,村庄干净漂亮了,居住环境好了,心情自然就舒畅愉悦了。
沙戈村廖家寨组一角
据了解,沙戈村廖家寨组是一个40余户人家的布依族村寨,自宜居乡村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沙戈村通过党支部会、工作会、院坝会、小组会、入户走访等方式进行宣传动员,获得群众的积极响应,确定以“村委统筹、村民组建”模式,党群携手把沙戈村廖家寨组打造成宜居乡村示范点。
“2022年,廖家寨组利用紫云利民建材公司支持的5万元采购沙子、红砖等材料,以及村民自筹资金采购的15吨水泥,由村民投工投劳村庄的排水沟进行硬化,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和美化。”沙戈村村支书姚洪说,为把村庄装扮得更加靓丽,村民无偿捐献桂花等绿化苗木50余株和老物件20余件。目前,廖家寨组已完成房前屋后治理提升、特色小花园打造、进组主道路景观打造、部分景观小品打造等。
同样,在格凸河镇二关村上坝组,村支书班小平指着长满绿草花卉的绿化带说:“这里曾是一条臭水沟和垃圾场,在宜居乡村创建中,我们把臭水沟进行硬化整治,把垃圾场进行清理,并拉来泥土覆盖,播撒些花草种打造成绿化带。”
二关村上坝组一角
为让村庄更加美丽,二关村村民自发用竹子编织围栏、用废旧木材搭建凉亭、用老物件装扮景观等,村庄旧貌焕然一新,沙戈村廖家寨组和二关村上坝组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投工投劳、捐资捐物,携手共建和美家园,只是格凸河镇宜居乡村创建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格凸河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引导村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使“一言堂”变为“百家鸣”,让群众在参与中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家园情怀,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主力军。
立足资源禀赋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格凸河镇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发展较好的生态农业,践行文化旅游与生态农业融合发展的创新理念,在羊场村至猫场村、银山村一线,把猫场坝区“稻油轮作”农业观光,与妖岩苗寨民族风情文化、思过崖观云海结合起来,对通村公路沿线村组进行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现村美民富。
猫场村猫场坝区
“我镇以‘抓点连线带面’的思路,聚焦‘重点村组、209省道沿线’等重点区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宜居乡村以点带面抓提升。”格凸河镇党委书记叶博文说,在紫云至格凸河景区沿线的羊场、二关、落科、坝寨、格丼等村,结合沿线现有的枇杷、李子、柑橘等经果林产业,以及坝寨至格丼村一带现有的40余家农家餐旅馆,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结合景区优势,依托二关村发展县重点产业的契机,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提升旅游品质,依托地方独特的苗族文化提升内涵,充分利用当地材料、旧物利用等资源,将二关村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示范村。
此外,该镇以建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和美乡村的要求,按照小片的空地单独造、成片的空地连片建的方式,以二关村上坝组、沙戈村廖家寨组为示范引领,推进乡村菜园、果园、花园建设,打造“三园”景观。
叶博文说,格凸河镇将按照景村一体理念,统筹规划布局田园风光、特色产业、古老民居、民俗文化等要素,深度挖掘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集思广益,发动本村志愿服务队大搞特色文化宣传,规划建设二关上坝旅游公路核心区、泛核心区以及沙戈村廖家寨组的田园综合体,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创新社会治理 构建幸福美好家园
为续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格凸河镇和谐社区围绕“五个体系”建设,聚焦解决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融入等问题,强化党建引领,推动社区完善治理架构、提升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安置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和谐社区活动场所
“我们依托希望小课堂、妇女儿童之家、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老年大学、道德讲堂、红白喜事房、讲习所等阵地,串点成线形成具有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品线,致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格凸河镇和谐社区党支部书记卢启瑞说,社区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由社区中选举群众信任、有能力的居民担任理事会会长和副会长,并建成红白喜事场所,采购了相应设备,以一条龙服务社区居民。
走进和谐社区,居住楼后面的空地上种植着花草。卢启瑞告诉记者,将进一步对这片空地进行装扮,通过栽种绿木、安放石凳石桌等建成居民休闲娱乐的社区花园。并利用社区现有的30亩地,结合居民需求,按户划分成小块,建成社区小菜园,既为热爱劳动的居民提供了劳作的地方,又丰富了居民的餐桌。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
编辑:胡晓
二审:梁惠焜
三审: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