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药材初加工共享示范厂:产地初加工让道地药材增值提价

2023-06-25 21:51:52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端午节后,走进关岭自治县药材初加工共享示范厂,入眼便能看见木通、贯众、夜交藤、土茯苓等中药材堆满在厂院中,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药香,工人们三人一组,操作机械将各种药材一一切片。

中药材初加工区域

  “我们药材初加工共享示范厂属于云贵高原道地药材关岭集散中心的配套设施,总规划面积是7000多平方米,有71台切片、切段、清洗、烘干等功能的中药材初加工设备,并且加工技术相当成熟,基本能够满足全县各类道地药材的初加工作业,目前每天的产能在10吨以上。”关岭药材初加工共享示范厂负责人姜定林告诉记者,该厂创新采用“共享”概念,药企、药商、药农都可到厂进行药材初加工,根据药材的品种和加工难易度收费,价格透明,费用为每公斤1-1.7元。
  据悉,绝大多数中药材采收后尚呈鲜品,因药材内部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加工处理,极容易霉烂变质,其药用的有效成分也会随之分解散失,严重影响药材的质量和疗效;除了少数要求鲜用或保持原状的中药材外,大部分药材必须在产地进行初加工。

药材初加工

  “中药材在产地经过初加工后,剔除了杂物和药材的质劣部分,大大保证了药材质量,同时能够防止霉烂变质,便于贮藏和运输,不但可以提高药材的疗效,还能提升药材的价格。此外,在初加工时,我们会根据客户的要求,按照药材和用药的需要,进行分级加工处理,有利于药材的进一步加工炮制和充分发挥其药用功效。”姜定林如是说。
  关岭药材初加工共享示范厂主要以道地药材收购、加工和销售为主,距离该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同心、同康社区很近,道地药材初加工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劳动力,能够有效带动了当地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工人们正在操作机械加工药材

  在中药材杜仲、黄柏初加工区域,当地搬迁群众王美芹正将药材进行切片、过筛和定包。“今年二月份我就到厂里工作了,工作难度不大,离家里又近,每个月还能挣到3000块。”一出家门口就进厂门口,王美芹对这份既能顾家又能挣钱的工作十分满意。

闭环空气能烘干机

  据了解,关岭药材初加工共享示范厂从投产至今,已加工土茯苓、贯众、秦艽、续断、木香等中药材达三四百吨,加工好的药材已销往广州、亳州、安国等地的药材市场,该厂的运营投用不仅让道地药材在产地就可进行初加工,有效提升中药材品质和价格,还能为广大药企、药商、药农提供了一个省时、省力、省钱的初加工场所。

原药材清洗区

  姜定林说:“接下来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县制定的‘三县一中心’发展目标,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抓好抓实道地药材初加工力度,让更多优质的道地药材通过初加工实现增值提价,以实际行动助推全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智



责任编辑:胡晓  二审 梁惠焜  三审 吴丹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