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山湖公园:以绿水青山为底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2023-07-25 22:38:52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7月17日,行走在虹山湖公园的木栈道上,青山与绿水相得益彰,蓝天白云间,水波荡漾、清风徐徐。

图片

虹山湖公园

  “这几年来,虹山湖由以前的水库变成了公园,通过进一步绿化、美化,环境得到了改善,城市的空气清新了,这里已经成为很多市民每天散步的必经地,已成为我市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说起虹山湖的历史沿革,西秀区住建局海绵城市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沈强告诉记者,虹山湖最早建成于1985年,当时面积仅有2公顷。之后的几十年里,公园面积不断扩大,如今已有15公顷。

  早在虹山湖公园项目设计之初,就将设计理念与城市发展相结合,与原有的生态环境相融合,在原有建筑和自然风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布局合理、层次丰富的景观,营造一个以生态为基底的市民活动公园,通过展示、体验、互动三种方式,使游人参与其中,强调生态性、可持续发展性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图片

虹山湖公园透水步道

  安顺,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是典型的“有雨无水、有水无盆”的山地城市,雨量丰富但难以储存,雨水资源利用有待加强。

  “我们运用了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等不同方式,对虹山湖周边的自然环境进行微改造,有效把虹山湖降雨收集起来,以生态方法蓄水、净水,最终实现了蓄水补给。” 沈强对记者说道,虹山湖在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的同时,更应因地制宜,把“有限的雨水资源留下来”,增强对雨水的蓄积利用,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通过虹山湖公园将区域周边雨水进行滞蓄、净化后流入虹山湖水体,同时强化周边山体的自然空间保护与修复,促进水资源涵养,滞留山体径流,为下游城区主河道贯城河补充生态基流,湖水也可用于园区内的绿植和园路浇洒,提高了雨水资源的利用效能。

  作为流经贵州最古老城区之一的水系,贯城河如玉带般串联起了安顺古城的每一处古迹。

图片

虹山湖公园

  站在虹山湖大坝下,可见“活水”从大坝下流出,沿贯城河蜿蜒的河道,流至中华北路若飞广场处与南马河汇流,从北至南贯穿整个城区,途经王若飞故居、儒林路、文庙、武庙等安顺古城著名的文物古迹,并折向东南,往平坝方向流动。

  从正大门进入虹山湖公园,站在儿童广场与市民广场中的小坡上,沈强指着两边洼地告诉记者,在虹山湖公园改造前,这两边原有两处低洼区,夏季降雨时从周边地形带来的地表径流和降雨,造成洪涝严重。

图片

“潮汐湖”花园

  在虹山湖公园改造过程中,通过原来低洼坑塘转化为“潮汐湖”花园,配套建设围合景墙和水生态植被,既美化公园景观的同时,又兼顾雨水收集调蓄的生态功能。

  “改造后两个水池兼具景观和蓄水功能,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可以自然调节用水,公园整体形成了适应自然的动态景观,展现了真实的自然状态。” 沈强说道。

  青山绿水是虹山湖公园的本色,也是虹山湖公园的底色。

图片

儿童攀爬地形乐园

  原来儿童公园区域绿化基底条件良好,公园在改造时特意保存着许多原有的优良大树,延续场地记忆,建设起休闲娱乐等相适应的场地,以新场地焕活老公园、以现状支撑新场地,相得益彰。

  “虹山湖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公园建设发展中,根据原来的自然条件,保留了很多本地原有的大树、建筑,在原来的基础上升级改造。” 沈强说。

图片

夜晚的虹山湖公园

  自2016年以来,安顺市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奏响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篇章,巧织出绿水青山新画卷。

  2022年5月,安顺市成功申报成为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按照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蓝图”,安顺将继续坚持依托自然山水本底,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鲁开伟


责任编辑:胡晓  二审:梁惠焜   三审: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